3.1返沾色问题
在酶洗过程中,从经纱上脱落下的靛蓝染料,又会重新吸附到纱线上,称为“返染”,造成织物背面和口袋处有不同程度的沾色,降低了靛蓝染色织物表面“蓝白”对比度.严重影响牛仔布的外观效果.对纤维素酶促进返沾色的原因已经有不少研究.其中酶的种类是影响返染的主要因素.酸性纤维素酶处理的返染情况较中性纤维素酶更严重.同时,返染程度也受其他因素如染色条件、机械作用、浴比、温度、pH值、加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纤维素酶蛋白的吸附是形成返沾色的直接原因.有人建议在复洗时加入蛋白酶来消除返染.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复洗时采用某些组分的洗涤剂.同时配以较高的机械搅拌,对沾色的去除是有利的.另外,为了减轻纤维素酶蛋白在纤维素表面的吸附状态.可以考虑将纤维素酶的CBD和酶的活性核分离,以达到减少返沾色的目的.
3.2强力下降
影响酶处理后织物强力的首先是酶的因素,纤维素酶中的内切酶(EG)、外切酶(CBH)和葡萄糖苷酶(BC)会随机水解纤维素的无定形区,同时协同水解结晶区,造成纤维大分子的断裂.结晶度以及晶区尺寸发生改变.织物的强力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机械因素,如织物与工业水洗机的强力摩擦也造成强力的下降.
3.3织物风格的改变
纤维素纤维经酶整理后,其无定形区部分水解.结晶区之间的空隙变大,同时结晶区的部分水解使晶区尺寸变小.因而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结晶区之间容易产生相对运动.纤维抗弯能力降低,刚度下降,从而使整理后的织物光洁柔软、蓬松,服用性能得到改善,织物的风格主要从其硬挺度、滑爽度、丰满度和柔软度等指标来考察,硬挺度的减小和织物减量结构变松有关:滑爽度的增加和织物减量后表面性能的变化,如绒毛的消除、纤维表面摩擦系数的改变有关.处理后纤维之间的空隙增加,使之更加柔软和丰满.织物的风格可根据风格仪的不同指标综合评价.
4结论
纤维素酶洗靛蓝染色织物的工业化应用条件复杂,最终产品的质量也千差万别,在保持织物机械性能的同时,又要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往往是一对较难调和的矛盾.酶制剂需要和相应的助剂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满意的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