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水拒油整理剂主要有石蜡-金属盐类、季铵化合物类、树脂衍生物类、脂肪酸铬(铝)类、有机硅类、有机氟类等。这些整理剂与织物的结合方式不同,其能达到的耐久性也有很大的差异。有机硅类拒水整理剂是以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拒水剂。有机硅是一类具有硅氧烷结构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反应性基团可与纤维素羟基进行化学结合,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有机氟类整理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拒水剂,是聚(甲基)丙烯酸氟烷基酯共聚物乳液,它不但拒水还能拒油,故又称有机氟类拒水拒油整理剂。有机氟是惟一可以用作拒油的整理剂,这类整理剂拒水拒油效果好而且耐久,但价格贵,加工成本较高。工艺流程及条件:
浸轧(二浸二轧,有机氟类拒水、拒油整理剂:30g/L)→烘干(100左右)→焙烘(150-160℃,2-3min)→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6.2 阻燃整理
牛仔布大多数为纤维素纤维,作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很容易燃烧。对其进行阻燃整理可使牛仔布具有不易燃烧,或燃烧后离开火源能自动熄灭的效果,降低其燃烧性能。
阻燃整理是利用阻燃剂隔绝空气、火源和可燃性气体,或阻燃剂在遇火后分解成不燃性气体,冲淡和降低可燃性气体,使之不燃烧或用阻燃剂吸热,抑制热量的释放,使纤维的温度降至燃烧温度以下,另外有些阻燃剂可改变纤维素的热分解过程,增加炭化物的形成,减少可燃性挥发物的生成以控制纤维素的燃烧。
常见的阻燃整理剂主要分为机卤素系、有机磷系和无机系3大类。常用的阻燃剂有硼化合物、含磷无机阻燃剂、锑-钛络合物、四羟甲基氯化磷(THPC)及其衍生物等。硼化合物阻燃剂整理后不耐洗,但工艺简单。含磷无机阻燃剂主要是磷酸和含氮化合物(尿素、铵盐)组成,其在高温焙烘时,可使纤维素磷酰化,使纤维素在燃烧时产生大量不挥发性物质,达到阻燃目的。但应注意棉纤维在磷酸作用下易发生损伤。锑-钛络合物整理后的织物,在燃烧过程中会结成大块,降低了织物的可燃性,但整理后织物强力会下降。四羟甲基氯化磷(THPC)及其衍生物其带有的反应性基团羟甲基可以与纤维素上的羟基产生共价键结合,是一类耐久性的阻燃剂,应用广泛。
工艺实例:
整理液:THPC300g/L;三羟甲基三聚氰胺(TMM)100g/L;尿素50g/L;渗透剂JFC1g/L;柔软剂30g/LPH:6.0-7.0
工艺流程为:浸轧(轧余率70%-80%)→预烘(110℃)→焙烘(160℃,3-5min)→双氧水氧化→碱洗→水洗。
THPC、TMM加尿素可以发挥协同阻燃效应,提升阻燃能力,提高阻燃效果。经上述工艺配方加工的阻燃牛仔布,阻燃效果持久,耐洗性高,但整理后织物有泛黄现象,可以通过双氧水的漂白来降低泛黄。
6.3 抗紫外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