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牛仔布的后整理工艺实践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5日

2.4 工艺实例
2.4.1 工艺条件
纤维素酶:1.0%-1.5%(对衣物重量);pH值:4.5-5.5(酸性酶),6-8(中性酶);时间:45-120min;温度:40-60℃;浴比1:10-15;浮石用量:0-0.5kg/kg衣物(根据泛旧程度而定)
2.4.2 注意事项
1)酶的用量:纤维素酶的用量应根据效果来定。用量太少,达不到酶洗石磨效果;用量太大则会损伤织物,使织物强力下降过大。对于厚重、耐磨的牛仔布可以在纤维素酶处理的同时加入少量浮石,这样可以提高效果。
2)浴比:浴比在石磨加工过程中是比较关键因素,浴比太小,使得织物带液太少,摩擦不均匀,影响酶洗效果;浴比太大,酶的用量就要高,增加成本,液体量多使织物容易漂浮在液面,与酶的相互接触不紧密,摩擦也不充分,酶洗效果差。所以应控制好浴比的大小。
3)温度:酶是一类蛋白质物质,要发挥酶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就要保证酶的活力。酶的活力只有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保持最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的活力下降甚至失去活性。
4)时间:时间过短,石磨效果差;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对织物的损伤。
5)酶的失活:酶洗后可以通过升高温度或加入烧碱来终止酶的活力。一般温度在80℃或PH10以上酶就失去了活性。
6)牛仔布的生物酶石磨整理一般在工业洗衣机里进行,也可以在喷射溢流染色机中进行。
3 免烫整理牛仔布多为纯棉织物,棉属于纤维素纤维,因其无定形区含量较多,使得织物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折皱,影响美观及穿着舒适性。利用防皱整理剂,通过整理剂与纤维无定形区里大分子链的交联作用,来提高其防皱抗皱性能,进而达到免烫的效果。经过免烫整理后,牛仔布织物易于打理,穿着不易皱,机洗后平整度好,不需熨烫,达到洗可穿的效果,并且手感舒适。特别对薄型牛仔布的防皱整理显得更为重要。
纯棉牛仔布在进行免烫整理前要将织物进行彻底的退浆、洗涤、中和,再清洗,以洗除织物上残留的碱,保证属于酸性物质的催化剂的催化能力。
经过免烫整理后的薄型牛仔布,在手感、弹性、抗皱性能上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织物的吸水性、强力会有所下降。另外要注意的是免烫整理剂大多数含有甲醛,会使织物在整理后释放游离甲醛,影响健康及环境,所以应使用低甲醛或无甲醛整理剂,并加强工艺的控制,尽可能减少甲醛。无甲醛整理已成为今后免烫整理的发展趋势,目前常用的无甲醛整理剂有BTCA(丁烷四羧酸)、CA(柠檬酸)、BHES( -双羟乙基砜)等。工艺实例: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