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改性能够在织物中引入阳离子性基团或化合物,改变织物的表面性能,大大提高各类阴离子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在染色过程中减少甚至不使用无机盐,减少印染废水排放量.随着阳离子改性方法的应用和发展,阳离子改性剂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改性方法贯穿于整个印染加工过程.
1 阳离子改性剂的种类
阳离子改性剂按分子大小分为单体类和聚合物类,按与纤维的结合方式分为反应型和吸附型.反应型阳离子改性剂分子结构中既包含可与纤维反应的活性基团,又含有可以促染的阳离子基团或氨基.根据反应性基团的不同,其分类见表1.
表1阳离子改性剂的主要类型及其反应基团
1.1环氧类化合物
环氧类化合物是开发较早并一直沿用的一类试剂,已被广泛用于织物印花和树脂整理,如环氧胺或环氧季铵盐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环氧化合物可与棉纤维反应形成醚键,使纤维阳离子化.其中,季铵阳离子或质子化的氨基对活性染料染色起促染作用.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例,其与纤维素纤维的反应方程式如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