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天丝/PBT交织弹力面料染整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4日

工艺处方/g·L-1

退浆酶2000L              4

渗透剂JFC                2

工艺流程  50℃轧酶→堆置(室温,6h)

 

2.3预定形

预定形是保证成品门幅稳定和良好弹性的关键工序。定形温度过高会破坏PBT纤维弹性,影响面料手感。通过试验,对比手感、弹性、水洗尺寸变化等指标,选择最佳定形温度为170oC,定形时间为30s。

2.4碱处理

碱处理是将织物浸渍在适当浓度的烧碱中,在一定时间内使纤维充分溶胀,经过洗涤去碱烘干后,纤维的膨胀被固定。在后道工序中若再遇水,纤维的湿硬度大为降低,从而减少加工中擦伤及折痕的产生。此外,纤维充分溶胀后,染料分子更易进入纤维内部,上染率提高。而PBT纤维耐碱性极佳,在碱液中几乎不产生水解或减量现象。

工艺流程  浸渍100%NaOH溶液(70~80g/L)→25-30℃处理40~45min→热水洗→冷水洗→醋酸中和

2.5原纤化

天丝纤维具有明显的原纤化倾向,在湿状态下受机械力的作用,表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绒毛,即单根纤维表面有微细纤维裂解,直径一般小于1~4m。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生产桃皮绒效果的面料,但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必须避免发生不均衡的原纤化,否则染色会出现白条、擦伤。选用日本工业砂洗机进行初级原纤化,质量稳定,原纤化均匀。

原纤化工艺  50℃进布(平滑剂4g/L,纯碱4g/L)→升温至85℃,处理60min→降温至70℃,排液→80°C热水洗→HAc中和→50℃水洗冷水洗。

2.6酶处理

经过原纤化处理后的织物表面产生许多纤毛,可采用专用纤维素酶去除,在日本工业砂洗机中进行。纤维素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影响较大,仅能适应较窄的pH值范围,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用缓冲剂调节处理浴pH值。酶处理后通过升高温度使酶失活,避免纤维素酶在织物上残留,造成强力过度下降。不同用量的纤维素酶处理效果见表2。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