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新型聚醚氨基硅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1)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4日

O前言

氨基硅油以其优良的柔软性能成为纺织工业广泛应用的一种后整理剂[1]。因其一般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成微乳液后使用,其乳液在加热或机械强力搅拌下,易破乳、分层,进而在织物上留下硅斑,影响产品质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2]。此外,氨基硅油整理的织物因亲水性差,使穿着舒适度降低,且浅色织物易发生黄变现象[3]。织物黄变的主要原因是氨基硅油分子中氨基上存在活泼氢结构(特别是伯氨基),使氨基极易被氧化、分解,形成发色团,导致整理后的织物泛黄现象严重[4]。上述缺陷的存在,促进了氨基硅油的改性研究,国内外相继出现如酰化改性[5]、引入新硅烷偶联剂环氧化改性[6]、聚醚改性和季铵化改性等方法。

在氨基硅油中引入聚醚链段,可以明显改善整理织物的吸湿性并赋予其抗静电性能。

但是,聚醚链段的耐热性较差。一般在温度较低时,聚醚链段中的氧原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使硅油大分子稳定地存在于水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聚醚与水之间的氢键逐渐减弱,最终被破坏,导致乳液破乳,影响整理效果。若能在氨基硅上引人聚醚基团,再对其进行季铵化改性,使阳离子性增强,则不仅能改善耐高温性能,还能抑制其泛黄性、提高亲水性、抗静电性和杀菌性,拓展应用范围。本试验以N—β—氨乙基—β—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环氧基聚醚(EPE)和氯乙酸钠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聚醚氨基硅QPEAS,并对其结构和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

1试验

1.1主要材料与仪器

织物   474根/10cm×235根/l0cm全棉织物

药品   N—p一氨乙基一一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参照文献[7]方法自制,无色透明液体,氨值为0.9mmol/g,黏度800mPa·S,折光率1.4261nd20加;环氧基聚醚(EPE,工业品,扬州晨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氯乙酸钠(分析纯,西安化学试剂厂)

[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