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羊毛角蛋白抗紫外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3日

2.1。4双氧水用量的影响

图4为双氧水用量与羊毛角蛋白制得率的关系。

  

图4H2O2用量与羊毛角蛋白制得率之间的关系

注:羊毛1g,NaOH 1g,温度45℃,时间3h。

由图4可见,双氧水用量对羊毛角蛋白制得率的影响不明显,它起辅助作用。这是因为双氧水遇氢氧化钠即分解出氧气(H2O2+2OH一→2H20+02+2e),产生的氧气可与羊毛作用,促使其双硫键断裂。此过程中耗用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可缓和碱对羊毛的剧烈溶解,同时使碱液溶解羊毛时产生的不稳定次磺酸,氧化生成稳定的可溶性磺酸:

-S-OHSO2-H-SO3H

由于羊毛角蛋白的水解需要消耗氧气,产生的氧气一部分也用于催化水解作用[7]。

2.2羊毛及其角蛋白的红外光谱分析

图5是羊毛角蛋白和羊毛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图。

 

图5羊毛及其角蛋白的红外分析谱图

由图5可以看出,羊毛角蛋白和羊毛纤维都属于典型的蛋白类红外光谱图,具有明显的酰胺I、酰胺Ⅱ和酰胺Ⅲ特征吸收峰,其对应的特征峰位置见表1。

表1羊毛和羊毛角蛋白分子的红外光谱特征值

    

图5中,曲线(a)和(b)均在波数3080cm-1附近出现多肽(一CONH一)的特征吸收峰。结合图5和表1可知,羊毛纤维在1660.2cm-1处有强吸收峰,即酰胺I带,对应于vc-o:。的伸缩振动;在1546.0cm-1一处对应于角蛋白中的酰胺Ⅱ带,对应于 (面内)与VC-H的偶合带;而1231.0cm-1处有较强吸收峰,即-折叠构象的酰胺Ⅲ带,对应着弯曲振动;在664.6cm-1和520.3cm-1。处有较弱吸收峰,对应着vN—H为酰胺Ⅳ[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