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从表 1 可以看出,经拒水整理后试样的接触角随整理剂浓度的提高而增大。液体在固体
表面上的接触角大小主要决定于固体和液体的表面能以及液体/固体界面能,根据杨氏方程:
γSL-γS+γLCOSθ= 0 (4)
式中:γS—固体与气体界面的表面能(即固体表面能); γL—液体与气体界面的表面能(即液体表面能); γSL—液体与固体界面的界面能;
θ — 接触角。
固体表面能γS 越小,θ就越大,液体就越难润湿固体的表面。水的表面能为 72.6mJ/m2, 织物的拒水整理必须使织物的表面能降低至水的表面能以下,常采用低表面能的整理剂对织 物进行表面改性。目前,表面能最低的织物整理剂是氟碳化合物整理剂,能低至 10~15 mJ/m2, 从而使织物的水接触角大幅提高。表中数据显示,接触角的改变,与整理剂用量也密切相关。 实验中,随着含氟整理剂浓度的增大,整理后试样的接触角也逐渐增大。显然,整理剂的用 量越高,越能在纤维表面形成排列整齐、结构紧密的含氟拒水分子层,提高拒水能力。
2.2 经拒水整理后试样的拒水性能
对经不同浓度含氟整理剂处理的试样进行拒水性能的测试,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经不同浓度整理剂处理后试样的拒水性能
2 可以看出,经拒水整理后试样的拒水性随整理剂浓度的增大而提高。这一趋势与
织物表面水接触角随整理剂浓度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这表明:具有较大接触角的织物具有 较好的拒水性能。
2.3 经拒水整理后试样的回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