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粒径分布
由图2可见,ZnO粒子平均粒径在0.25μm左右,粒径分布相对集中,大致分布在0.13~0.37μm,具有很好的置信度.
2.1.3 SEM
由图3可以看出,分布在基底上的大部分颗粒呈角锥状,角锥状结构的形貌比较光滑、均匀,少量的颗粒呈棒状.粒径/nm
2.2 ZnO溶胶对真丝织物的整理工艺
2.2.1焙烘温度
未整理真丝织物的峰值电压为922 V,静电半衰期为13.42 s.由表1可看出,经过整理后,真丝织物的峰值电压和半衰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焙烘温度达到160℃时,峰值电压和半衰期达到最低值,分别为420 V、1.10 s;在170℃时又增大.原因是焙烘温度较低时,晶核粒子间作用较弱,不能形成均匀的导电膜;随焙烘温度的升高,ZnO晶核粒子间作用不断增强,在真丝表面形成均匀的导电膜.温度过高,导电膜分裂,抗静电性下降.因此,较佳的焙烘温度为160℃.
2.2.2焙烘时间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焙烘时间的延长,峰值电压和半衰期不断降低,抗静电性能不断增强;3 min时峰值电压和半衰期达到最小值;超过3 min后,随时间的延长,峰值电压和半衰期不断增大,抗静电性能减弱.原因是焙烘时间过短,整理剂在纤维表面未能形成连续导电膜;只有当时间合适,才能产生良好的抗静电效果;时间过长,导电膜分裂,抗静电性能下降.因此,较佳焙烘时间为3 min.
2.3整理织物的性能
2.3.1抗静电耐洗性
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对真丝织物抗静电性能影响不大.说明整理剂与纤维间结合得很好,ZnO溶胶处理后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具有很好的耐洗性.洗5次时,抗静电性能变好.原因是整理剂与纤维之间形成了较好的结合,此时织物呈收缩状态,粒子间空隙较小,导电膜较致密.
2.3.2 SEM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