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活性染料染锦纶的实用技术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3日

1前言

锦纶纤维的大分子链两端有氨基和羧基,链中又有大量的酰胺基,具有类似羊毛纤维的结构。所以,锦纶可采用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但其染色效果却不尽相同。

弱酸性染料染锦纶可获得鲜艳的色泽,但在染较深色泽时,湿摩和皂洗沾锦牢度差。一些鲜艳的蓝、绿品种,如酸性湖蓝A、酸性翠蓝N—G、酸性湖蓝5GM、酸性绿5G、酸性绿3GM等染料染锦纶,其13晒牢度差,仅2级左右(按ISO/105B02-19981~8级标准)。而且,染料对锦纶结构差异造成的染色性能的差异敏感,容易产生经柳纬档。

中性染料染锦纶染深性好,染料利用率高,容易染得深浓色泽,而且染色牢度优良,尤其是13晒牢度。缺点是色光萎暗,色泽不鲜艳。由于染料对锦纶的亲和力高,吸色上色快,移染匀染性差,对锦纶品质差异缺乏遮盖性。此外,某些含有铜、铬、镍等金属离子的染料,用在外销产品上受到一定限制。

分散染料染锦纶匀染性好,对锦纶品质差异所造成的染色不匀现象,具有良好的遮盖性。缺点是:(1)染深性差,难以染得深浓色泽,只能染中浅色。(2)色泽不够艳丽,染品色光亮度较差。(3)在高温干热条件下,热迁移性大,染中深色织物湿摩擦和皂洗沾锦牢度差,尤其是13晒牢度与涤纶相比,普遍下降,许多染料品种甚至无法使用。(4)与染涤纶相比,许多分散染料染锦纶,会产生色光甚至色相变异,得色不纯正。

活性染料染锦纶得色较鲜艳,湿摩擦和皂洗牢度良好,13晒牢度除某些深蓝色、黑色染料较差外,大多数常用中温型活性染料都较好,而且可以与酸性、中性、分散染料相拼染。因此,采用染色效果好的活性染料染锦纶,可以弥补中性染料色泽萎暗,以及部分酸性染料湿摩擦牢度和13晒牢度差,分散染料热迁移性大、色牢度差和色光不够艳亮等不足,使染料的拼色范围更加宽广,色谱更加齐全。其缺点与酸性、中性染料染锦纶一样,吸附上色速率较快,移染匀染性较差,对锦纶品质差异缺乏遮盖性,对染色工艺和染色操作要求比较高。

2染色机理

锦纶纤维分子结构不像涤纶那样紧密,吸湿能力约为涤纶的1O倍。其在水中玻璃化温度很低,约45~5O℃,纤维易膨化松弛。因此,锦纶基本结构特征类似蛋白质纤维。活性染料上染锦纶的机理为:

(1)活性染料分子中含有1~2个磺酸基,能够与锦纶分子末端已正离子化的铵基生成离子键结合。

(2)锦纶分子末端氨基具有较强的亲核性,可与活性染料的活性基团形成共价键结合(KN型活性染料在酸性浴中不能生成乙烯砜基,所以,在酸性条件下,与锦纶生成共价键结合的可能性很小)。

(3)锦纶分子链具有线性结构,没有支链和大的侧链,染料分子容易与纤维分子链靠近,染料与纤维之间具有较强的范德华引力。

(4)锦纶大分子链中,含有大量能生成氢键的酰胺基,染料与纤维之间会产生较多的氢键结合。

由此可见,活性染料上染锦纶的机理比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弱酸性染料染蛋白质纤维相对复杂。活性染料上染锦纶,除了依靠锦纶分子末端的铵基生成离子键结合外,染料与纤维之间还能产生较多较强的范德华引力和氢键结合力,这对提高活性染料对锦纶的吸色上染率、增加得色深度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吸色后期加碱固色阶段,染料与纤维末端氨基之间所形成的共价键结合,可大大提高染色坚牢度。

[1][2][3][4][5][6]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