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MgCl2和F-M2种催化剂,按“1.2节免烫整理工艺”试验,研究不同催化剂的免烫整理效果,结果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MgCl2和F-M对织物免烫性能的影响类似,但F-M作为免烫整理的催化剂对断强保留率和撕强提升率的影响好于MgCl2。因此选用F-M作为免烫树脂共价交联的催化剂。
2.6催化剂质量浓度对免烫整理效果的影响
按“1.2节免烫整理工艺”,改变催化剂F-M质量浓度,织物经整理后的性能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随F-M质量浓度递增,整理织物的免烫等级明显提高,催化剂质量浓度对免烫效果影响明显,但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保留率和撕破强力提升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因此,在保证达到一定免烫等级情况下,催化剂质量浓度宜小。综合考虑,F-M用量宜取20g/L。
2.7焙烘条件对免烫整理效果的影响
按“1.2节免烫整理工艺”,分别改变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整理后织物的性能见表7和表8。
从表7可以看出,焙烘温度较低时,交联反应不充分,织物免烫性能较差;随着焙烘温度升高,织物断裂强力保留率和撕破强力提升率逐渐下降,而免烫效果越来越好。这是由于焙烘温度越高,交联反应越完全,因此树脂整理效果越好。但棉纤维在高温、催化剂及酸性条件下会加剧降解反应,导致织物强力下降。结合生产实际,焙烘温度宜控制在150—170℃。
由表8可以看出,焙烘时间的延长有助于提高整理织物的免烫性能。3min后继续延长处理时间,对提升织物免烫性能影响不大,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织物的机械性能下降,织物断裂强力损伤较大,撕破强力提升率也有所下降。综合考虑,确定焙烘时间为3min。
2.8大样生产试验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