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拟合参数由表5给出。拟合的都在0.9以上,准一级反应和准二级反应之间相差不大,相对而言,用准二级反应模型拟合的更好一些。用2个动力学模型拟合出的方程计算3种样品的理论平衡吸附量。我们发现,用准一级反应的方程计算出的理论平衡吸附量与实际测定值偏差较大,而用准二级反应的方程计算出的理论平衡吸附量与实际测定值偏差小于5%。而且,用后者计算出的理论平衡吸附量与先前做的平衡实验所测定的值亦相差不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木棉基活性炭纤维吸附亚甲基蓝溶液属于准二级反应。类似的现象也被Ma.1ik和Namasivayam等所发现。
3结论
(1)在650℃时制得的3种木棉基活性炭纤维中,分别为AK一1、AK一2、AK-3。在400mg/L的初始浓度中,最大平衡吸附量苯酚为137.00mg/g,亚甲基蓝为274-11mg/g。
(2)与AK-1和AK.3相比,AK一2发育出相当多的孔结构,进而更加适合苯酚的吸附,具有最大的苯酚吸附量。但AK一1的比表面积大于AK.3的比表面积,而吸附量却小于AK-3。这可能是因为AK一3的孔径更适宜于苯酚的吸附,才使得AK-3的苯酚吸附量更大。
(3)木棉基活性炭纤维吸附亚甲基蓝时,AK-3的亚甲基蓝吸附量和AK-2十分相近,而它的表面酸性基团含量却恰好处在AK一1和AK-3之间。这说明,表面酸性基团并不是唯一影响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唯一因素。
<<上一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