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1可看出,随着焙烘温度升高,织物强力下降,游离甲醛含量降低,折皱回复角增大,织物免烫性提高。同时染色织物由绿色变为黄色(黄色表示交联充分,草绿色表示交联不充分,绿色表示交联程度最低),表明交联越充分。纤维素纤维与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反应后生成纤维素N-羟甲基化合物,其能与黄色苦味酸起反应。纤维素交联越充分,黄色苦味酸上染越多。因而交联程度不同,染色物呈现不同的黄色。酸性大红的酸性不及黄色苦味酸,直接性又小于直接湖蓝,对免烫整理前后的棉纤维基本不上染。未交联棉织物染色后,仅有直接湖蓝和部分黄色苦味酸上染,因而呈现绿色;随交联程度的提高,黄色苦味酸对交联棉纤维的上染增加,染色物颜色向黄色过渡。
2. 1. 2 再生纤维素纤维
铜氨织物经免烫树脂整理后,剪取6 cm×4 cm的试样,进行染色试验。免烫整理试样的颜色、强力、甲醛含量和折皱回复角等见表2。
由表2可看出,随着焙烘温度升高,铜氨织物的物理指标变化与棉织物相似,但染色试样颜色差异较大,铜氨织物的颜色由深绿色转变为深黄色(深黄色表示交联充分,草绿色表示交联不充分,深绿色表示未交联)。这是因为直接蓝和直接黄对未交联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直接性较高,上染率和上染速率都较在棉织物上高,所以直接染料上染未交联再生纤维素纤维较深。因此,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经免烫树脂整理后,随着纤维素分子间交联程度的提高,颜色由深绿变为黄色。
2.2 蛋白质纤维交联程度
天然蛋白质纤维(如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弹性都较纤维素纤维织物好,但其湿弹性和耐久定形性能,以及在湿、热条件下的防皱性较差。因此,近年来对真丝织物的免烫整理和羊毛织物的防皱、耐久压烫整理,都进行了大量研究[4]。将蚕丝织物浸渍硫脲与甲醛混合
液(摩尔分数比0. 5∶1. 0),浸轧(轧余率100% )后晾干,再以105℃热处理40 min,之后再进行树脂整理,焙烘后剪取6 cm×4 cm的试样,进行染色试验,测试结果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