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5 白度
在Datacolor 400电脑测色配色仪上测定CIE白度,每个试样叠成8层,正反面各测3次,取平均值。
1. 3. 6 硬挺度
参照ASTM D 1388—2002《织物硬挺度的测定方法》在HHF-97型硬挺度测试仪上测定。在45°倾斜表面的光滑水平台上,使试样的短边与标准尺基线重合。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推动滑板和试样,使试样伸出平台的前缘,并在其自重下弯曲,直到试样伸出端与斜面接触。读取试样另一端的移动距离作为试样的伸出长度,以此伸出长度表示硬挺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阻燃剂用量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阻燃剂用量是影响阻燃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影响着织物手感、白度等其它性能。试验考察了阻燃剂用量对整理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见表1。
从表1可知,当阻燃剂用量达到250 g/L时,整理织物具有阻燃效果;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损毁炭长逐渐降低,即阻燃性能逐渐提高;用量超过350 g/L后,织物的损毁炭长变化不大,阻燃性能趋于稳定。这是因为阻燃效果主要取决于织物的含磷量。研究表明,织物的含磷量至少达到1%才具有阻燃效果[4]。Argafun RFR是一类磷系反应性阻燃剂,用量较低时不足以与棉纤维分子中的羟基反应,织物获得的磷量有限,难以起到阻燃作用。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阻燃整理后织物的硬挺度和白度稍有下降。
2.2 阻燃剂用量与耐久性的关系
考虑到各国阻燃织物标准中,阻燃织物进行燃烧测试前至少需进行12次家庭或商业洗涤,因此,本试验按1. 2节工艺,在170℃×2 min焙烘条件下,考察阻燃剂用量与耐久性的关系,结果如图1所示。
图1表明, 250 g/L阻燃剂虽然能使织物获得阻燃性能,但仅经12次家庭洗涤后织物即燃尽,耐久性差;用量达到300 g/L,织物耐受12次洗涤后,阻燃性能依然超过B1级标准,但洗30次后损毁炭长为20. 1 cm,勉强接近B2级标准;当用量达到或超过350 g/L时,整理织物即使经50次家庭洗涤后,损毁炭长也不超过10 cm,显示了优秀的耐久性。阻燃剂Argafun RFR具有高反应性,其活性基团能与纤维素上的羟基反应,这是Argafun RFR具有耐久性的根本原因。当阻燃剂用量达到350 g/L,阻燃剂足以与纤维素大分子充分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结合。
2.3 催化剂用量对阻燃织物性能的影响
为了在焙烘过程加快阻燃剂与纤维素纤维的反应,需在阻燃整理液中添加适量催化剂。阻燃处方选择磷酸作催化剂的另一优势,在于磷酸也是纤维素改性剂,能够提高阻燃效果。然而,纤维素织物不耐酸,磷酸的加入会对织物的强力等其它性能产生不良作用。因此,试验考察催化剂磷酸用量对阻燃织物综合性能的影响,见表2。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