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落麻的预处理工艺流程落麻、梳麻、上油、堆仓、打包。梳麻:调整废棉处理机梳理工艺,缩紧隔距加强分梳,以尽量多的除去麻结,分解硬条和并丝;放大落麻隔距,以尽量多的排除短绒、杂质。其他预处理工艺和操作方法与亚麻相同。
预处理后的亚麻纤维质量检验亚麻:16 mm以下短绒率9.6%,40 mm以上的超长纤维占7.2%,麻结28个/g,硬条和并丝16根/g,含杂率0.6%。亚麻落麻:16 mm以下短绒率16.8%,40 mm以上的超长纤维占2.4%,麻结283个/g,硬条和并丝6根/g,含杂率5.7%。手感亚麻和亚麻落麻纤维已比预处理前柔软许多。亚麻落麻可纺性好于亚麻纤维,但短绒率高、麻结多,在后工序加工中应针对这一特点,采取必要的工艺技术措施。
混和方法与投料配比的确定为了克服纯亚麻在梳棉机上加工时纤维转移困难、棉网塌边等问题,采用棉包混和。由于亚麻纤维比粘胶纤维长度整齐度差、短绒多、麻结和杂质多,所以在混纺中,其落量比粘胶纤维大。因此,亚麻的投料比例比成纱设计的配比高5%。装箱时,做到严格按排包图和两种纤维的标准重量排包,回花比例小于5%(打包后放置于圆盘中间),做好削高嵌缝工作,以保证抓棉打手均匀地抓取两种纤维。当棉包高度低于离地面10 cm定位线时,要停止抓棉,并将散花按成分放入下一箱花中使用,以确保成纱中亚麻的含量。
开清棉工序开清棉工序主要以开松、混和、均匀为主,做到"精细抓取,多松少打,渐进开松,少伤纤维,混和均匀"。为实现精细抓棉,适度打击,减少纤维损伤,将抓棉机打手速度降低为700 r/min,打手伸出肋条的距离减小为3 mm;抓棉小车每次下降距离适当减小,运转速度加快为26 m/min。
自动混棉机剥棉打手与尘棒隔距进、出口分别放大为15 mm和20 mm,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隔距放大为70 mm。开棉机打手速度降低为530 r/min,打手与给棉罗拉隔距适当放大。多仓混棉机均棉罗拉速度加快为460 r/min,剥棉罗拉与角钉帘隔距放大为28 mm,均棉罗拉与角钉帘隔距放大为70 mm,利于充分混和;成卷机综合打手至给棉罗拉隔距放大为9 mm,综合打手速度降低为750 r/min。
为改善凝棉效果,风扇转速加快至1 350 r/min。为减轻梳棉分梳负荷,减少麻结,成卷干定量比纺棉时减轻5%。为解决亚麻纤维抱合性差、成卷搬运时易松散的问题,成卷长度为35 m。揩车周期缩短为7天,加强运转清洁工作和维修检查,工间餐前和交班前各停机1次,以保证除尘系统气流通畅及除尘效果和效率发挥正常。采取上述措施后,生产正常,1名挡车工可看管两台成卷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