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玉米纤维与聚酯和尼龙纤维的性能比较
1.3 玉米纤维的用途
玉米纤维具有合成纤维特性,优于其他生物降解性分子,介于聚酯和尼龙之间。其布料柔软度优于聚酯布料,耐用性佳,有丝绸般的光泽及舒适的肌肤触感和手感,其制成的针织布有着极好的悬垂性、滑爽性、吸湿透气性、良好的耐热性及抗紫外线功能,并富有光泽和弹性,同时,它拥有良好的水扩散性,与棉混纺,则能制成吸汗速干的衣料用织物,生产具有丝感外观的,T恤、茄克衫、长袜及礼服。可作内衣、运动衣、时装等,另外由于纤维柔软、色泽艳丽,特别适合做女装。这些产品具有以一特点:有优良的形态稳定性,如与棉混纺,几乎与涤棉具有同等的性能,处理方便;富有疏水性,对皮肤不发粘;如与棉混纺做内衣,有助于水份的转移,不仅接触皮肤时有干燥感,且可赋于优良的形态稳定性和抗皱性。
玉米纤维是以人体内含有的乳酸作原料合成的乳酸聚合物,对人体而言是绝对安全的。经测试,以其制成的圆形针织布不会刺激皮肤,且对人体健康有益,并有舒适感。
玉米纤维以价廉量多的淀粉作原料,又具完全门然循环型和能生物分解的特点,已被众多专家推荐为"21世纪的环境循环材料",是一种极具发展潜质的生态性纤维。
2 玉米纤维纺纱工艺(以纯纺9.7tex为例)
2.1 原料的选择
我们选用SLCl430 SD台湾产玉米纤维,长度38mm,细度1.5dtex,强力3.9cN,回潮率0.7%,色泽精白。其弹性中上,含油程度一般。
2.2 玉米纤维纯纺纱工艺流程
A002C型抓棉机→A006B型混棉机→A036C型开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成卷机→A186D型梳棉机→FA303型并条机(三道)→FA48l型粗纱机一FA506型细纱机→ESPERO自动络筒机
3 各工序工艺配置与技术措施
3.1开清棉工序
为保证棉卷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开清棉采用"多松、轻打"的工艺原则,为此采取下列措施:(1)适当加大棉卷压力,减轻棉层粘连;(2)在花卷中喂人相同品种的粗纱,解决棉卷粘连(3)棉卷存量适中,先做先用,确保预处理效果良好,提高可纺性。
开清棉厂序棉卷定量:400g/m,定长33.36m,豪猪打于转速480r/min,棉卷罗拉转速11r/minm。
3.2 梳棉工序
梳棉下序主要解决梳棉成条困难,堵斜管问题,为提高纤维的转移能力,锡林一盖板隔为0.35mm、0.35mm、0.30mm、0.30mm、0.35mm,较纺棉工艺大,生条定量为17.5g/5m,上下轧辊间隔距为0.20mm,均较纺棉大,提高各通道光滑度,减少堵塞断条。锡林转速为360r/min,刺辊转速为870r/min,盖板速度为177mm/min,道大转速为17r/min,以上工艺上机后,所纺生条棉结为0,棉网清晰度良好,生条外观光滑细腻。
3.3 并条工序
由于玉米纤维具有轻微静电,生产中主要解决缠绕罗拉胶辊现象,主要措施有:(1)并条胶辊用WSN型涂料,好于酸处理胶辊;(2)车速偏低控制,喇叭口偏小掌握,提高条子抱合力;(3)满筒长度由2km改为1.6km,减轻条子与上圈条器表面的磨擦。
并条采用二道并合,前罗拉线速为160m/min,喇叭口2.4mm,熟条定量9.0g/5m,罗拉隔距15 X 20mm。
3.4 粗纱工序
合理选择粗纱捻系数,既要提高纤维间抱合力,又要防止粗纱出"硬头"现象,经优选,捻系数定为104。纺纱时纺纱张力偏小掌握,以减少纱条意外伸长。
粗纱定量为2.8s/lom,总牵伸6.47倍,前罗拉转速为140r/min,罗拉隔距10X 26.5 X 3lmm。
3.5 细纱工序
细纱总牵伸28.57倍,后牵伸1.25倍,捻系数336,前罗拉转速130r/min,罗拉隔距18 x 24mm,钳口隔距块2.5mm。
经测试,玉米纤维9.7tex纯纺纱成纱指标为:重量偏差+1.6%,条干CV值14.5%,细节30个/kin,粗节55个/km,棉结45个/km,单纱断裂强度为17.58cN/tex,强力CV值9.8%。
从成纱质量来看,除细节稍多外,其他指标良好。我们认为细节相对较多的原因主要是玉米纤维之间产生相对滑移,纱条意外牵伸造成,尚需努力克服。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