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涤纶阻燃剂K-19的阻燃整理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9日

O前言

近年来,由纺织品引起的火灾日益增多,据统计,纺织品造成火灾的死亡率占50%。涤纶纤维是合成纤维中用量最大的一类,广泛应用于服装、地毯和装饰面料等领域,但涤纶纤维易燃烧,其燃烧热为23.8Wg,限氧指数为20%~22%,因此其一旦燃烧,比棉纤维(燃烧热为18.8kJ/g,限氧指数为17%一19%)更猛烈…。为此,对涤纶类纺织品进行阻燃整理特别重要。涤纶织物用阻燃剂主要有磷系和卤素系两大类。

由于卤素系阻燃剂在实际燃烧过程中会生成卤化氢气体,会对人体的呼吸产生严重的窒息作用,因此现在各国都在加紧研制不含卤素的耐久型阻燃剂,可以预见卤素类的阻燃剂将会被安全性更高的含磷类阻燃剂所淘汰。

聚酯纤维燃烧时会产生游离基,这种游离基的活性会不断破坏碳间的结合,引起连锁分解反应,从而产生可燃性气体。含磷系阻燃剂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磷酸及其衍生物聚磷酸酐,在降解聚合物周围形成玻璃状保护层,阻碍生成的有机可燃物向火焰面扩散,并隔绝空气,而且聚磷酸酐有强烈的脱水作用,可促进聚合物表面炭化。此外,含磷系阻燃剂在高温下能捕捉聚酯的氧原子形成一POP_组分,从而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氧,同时继续扩散到聚合物表面促进石墨层结构的形成,因而相应地提高了聚酯纤维的着火温度,降低其燃烧性能【2~3】。再者,阻燃剂的存在使得聚酯纤维的熔点降低,遇火后纤维熔融,使火焰不能接触纤维,从而降低燃烧作用。

阻燃剂K.19是一种环笼状膦酸酯,含磷量高,用量少,赋予织物优良的阻燃性,热稳定性高,挥发性低,与多种聚合物的相容性优良,各种毒性试验的结果已证明本品极其安全。本试验探讨磷系阻燃剂K一19在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并优化了其应用工艺。

1试验

[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