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改性聚丙烯碃/粘胶混纺织物的服用性能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6日

1.3粗纱

由于MPAN纤维卷曲性差及抱合力较小,且直径较粗,易形成毛羽,因此粗纱捻系数应偏大掌握。主要工艺配置:粗纱干定量5.28g/10m,总牵伸倍数6.36,后区牵伸1.31倍,前罗拉转速216r/min。

1.4细纱

由于两种纤维间的抱合力较弱,捻系数应偏大掌握。主要工艺参数如下:纱线细度19.68tex,捻系数452,后区牵伸倍数1.2,罗拉隔距18/38mm,锭速为12000r/min,前罗拉转速239r/min,胶辊加压117.6/98/78.4N。

1.5浆纱

由于MPAN纤维卷曲差,抱合差及强度低,纱线的毛羽多,断裂强度较低。浆纱工序以“耐磨和贴伏毛羽为主、渗透与被覆并重、高浓低黏、中压力、小伸长”为原则。浆料配方和工艺参数如下:PVA一179937.5kg,PVA-205MB40kg,玉米淀粉25kg,分解剂1kg,963抗静电剂1kg,SLMO一85油脂2kg。浆槽温度92℃,浆槽黏度11s,含固率13.2%,上浆率16.3%。

1.6织造

由于纱线强度偏低,毛羽较多,织造工序采用“早开口、早引纬、中张力、高后梁”的织造工艺,减小布面游动,便于引纬打纬。车速350r/min,开口时间280。,引纬时间8O。~240。。经纬纱细度均为19.4tex,经纬密分别为440、560根/10cm。

2测试方法

2.1保暖性测试

织物保暖性测试按照GB/T11048-1989在YG606型平板式保暖仪上进行,以传热系数表达(纺织品表面温差为10℃时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2.2透湿性测试

织物的透湿性实验采用透湿杯法,在织物两侧恒定蒸汽压的条件下,以规定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织物的水蒸气质量来表示。实验中将盛有水并以织物密封杯口的透湿杯整体置于干燥环境中,根据一定时间内透湿杯内水的质量变化表达织物的透湿性。

2.3透气性测试

按照GB5453-1985《纺织品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测试,以一定压力下单位时间内透过单位面积试样的空气量表示。

2.4导水性测试

织物的导水性以芯吸速度来表示,实验在YG(B)871型芯吸测试仪上进行,取样长30cm,宽2.5cm,测试时间30min。实验以30min内水沿着试样表面爬伸的高度表示织物的导水性。

3结果与分析

对R(100%)、MPAN/R(30/70)、MPAN/R(40/60)3种织物进行保暖性、透湿性、透气性和导水性测试,结果见表3。

3.1混纺比对保暖率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MPAN纤维混纺比的提高,织物的传热系数u有下降的趋势,织物的保暖性增强。实验表明MPAN纤维的保暖效果优于粘胶纤维。

3.2混纺比对透湿性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MPAN纤维混纺比的提高,织物的透湿量逐渐上升,织物的透湿性提高。实验表明,在无汗环境下,适当提高MPAN纤维的混纺比,可以提高人体皮肤表面的干爽感觉。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