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C:织物浸湿→二浸二轧(轧液率85%)→烘干(100℃,4min)→氧等离子体处理(40Pa,100W,3min)→焙烘(150℃,4min)
3种工艺的TG-410拒水拒油整理剂浓度均为50g/L。
2 结果与讨论
2·1 织物拒水拒油整理的综合评价
真丝织物拒水拒油整理的综合评价结果如表1。先等离子体处理再拒水拒油整理工艺B与传统工艺A相比效果相近。先常规整理再等离子体处理工艺C的拒水拒油效果较差。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氧等离子体具有很强的刻蚀作用,不仅未能使整理剂与织物发生接枝作用,反而将已经与织物结合的整理剂刻蚀下来[4]。另外,经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表面会引入亲水性的含氧活性基团削弱了织物的拒水拒油性[5]。
2·2 织物拒水拒油整理的耐洗性
先等离子体处理再拒水拒油整理与传统的工艺相比并没有提高拒水拒油等级,由表2可以看出它提高了整理效果的耐洗性,织物经多次洗涤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拒水拒油性能。经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表层自由基密度提高,并且由于等离子体的刻蚀作用使织物表面的粗糙度增加,因此织物表面可以吸附更多的整理剂,整理剂与织物更好的结合,提高了织物整理效果的耐洗性。
2·3 真丝拒水拒油机理
对经O2等离子处理后用TG-410整理剂整理的丝织物ATR红外谱图(A)与未处理织物红外谱图(B)作示差,得到的谱图(D)跟整理剂TG-410的图谱(C)作比较。测得的红外谱图如图1所示,整理剂TG-410为氟化乙丙烯聚合物,整理剂TG-410的红外谱(C)中在波数1739·68cm-1出现了-C=0的特征吸收峰,而示差谱(D)在波数为1722·1cm-1处的峰,也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峰,但未处理织物(B)在附近处不出现此峰。示差谱(D)在1722·1cm-1处的峰,可能就是-C=0的伸缩振动吸收峰,是由于整理剂中的共扼双键断裂接于织物后从而使-C=0吸收峰向低波数发生了移动。因此织物经拒水拒油整理后织物表面-C=0的引入说明整理剂TG-410已经接枝到织物的表面。
2·4 织物等离子体处理的工艺条件
对等离子工艺条件进行探讨,确定几个可变因素:A等离子体处理时间、B等离子处理压强、C等离子处理功率、D焙烘温度和时间,经10次水洗用4因素4水平正交表进行实验,见表3。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