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新型复合混凝剂BS的制备及其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9日

将浓酸稀释到所需浓度,然后取适量,在缓慢搅拌的状态下,将其加入到定量的粉末状废渣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添加其它的复配无机助剂,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常温,放置6~8h,使废渣里的有效组分充分释放出来,即得到试验用混凝剂BS。其外观为淡黄褐色悬浊液, pH值4~5,相对密度1.4,镁盐浓度为1.65mol/L,铁盐浓度为1.24 mol/L。

1.4脱色试验

室温(22~24℃)下,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模拟废水,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复合混凝剂BS,用氢氧化钙粉末调节pH值,控制搅拌器转速为300r/min,搅拌30~60s,使混凝剂快速均匀地分散到废水中,再调节转速为50r/min,搅拌5~6min后,静置沉降30min,过滤。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在各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滤液吸光度A,以纯净蒸馏水作参比。按下式计算脱色率:

式中:A1———脱色前的模拟废水;

A2———脱色后的模拟废水。

1.5混凝试验

混凝试验操作步骤同1. 4,待搅拌后的混凝液静置沉降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澄清液分别测定其色度和COD值。

1.6水质分析

脱色试验色度  最大吸收波长分光光度法;

混凝试验色度  稀释倍数法;

COD值  重铬酸钾标准回流法。

2结果与讨论

2.1混凝剂BS的脱色效果

2.1.1pH值对混凝剂BS脱色效果的影响

水样pH值对染料分子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且pH值不同,染料的吸光度也不同。测定不同pH值下水样处理前后的吸光度,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混凝剂BS对试验所选染料具有较宽的脱色区,且具有两个较佳的脱色区间: pH值6~8和11~12。pH值6~8时,对分散染料和直接染料的去除效果较好; pH值11~12时,对不同类型的染料废水都有明显的脱色效果。其原因可能是,混凝剂BS中含有Mg2+、Fe3+以及少量的Fe2+和Al3+等多种具有混凝作用的金属离子,不同金属离子在不同的pH值下产生不同的水解形态,其混凝脱色机理也不同。因此,对不同类型染料废水的脱色能力不一样,由于它们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弥补了单一金属混凝剂pH值适用范围窄的缺陷。因其主要组分是Mg2+和Fe3+离子,因此产生了两个最佳的pH值脱色范围。

2.1.2混凝剂BS的投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控制水样的pH值为11~12,测试混凝剂BS的投加量对模拟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