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砂洗
砂洗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尚未出现生物酶洗。砂洗也是采用工业水洗机,组合使用一些碱剂和氧化性助剂,目的是使衣物洗后有一定褪色效果及陈旧感。若砂洗配以石磨,洗后布面会产生一层柔和的霜白茸毛。砂洗时使用的碱剂主要起膨化作用,经膨化后衣物纤维疏松,再借助砂洗剂进行摩擦,使疏松的纤维表面产生丰满柔和的茸毛。与此同时,摩擦和氧化剂起协同破坏作用,使服装表面褪色并产生一定的花度效果,整体风格较为怀旧。早期的砂洗剂依形态和硬度来进行选择,以达到不同的水洗效果。该工艺目前已较少采用,大多使用在休闲服装和仿牛仔面料上,纯牛仔极少。有资料认为,纱织物砂洗效果优于线织物,粗支纱优于高支纱,低捻度优于高捻度,组织浮点长的优于浮点短的。目前市面上的石磨粉就是这类产品。
6 漂洗
为使衣物具有洁白或鲜艳的外观和柔软的手感有时需对衣物进行漂洗,即在普通洗涤过水后,升温至60℃,根据漂白颜色的深浅,加适量的漂水漂洗一定时间,并对照样板一致。衣物漂白完成,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去除残余氯,使漂白完全停止。待过清水后在50℃水中加洗涤剂、荧光增白剂和双氧水等进行最后一道洗涤,以中和pH值,最后进行柔软处理即可。
需注意的是,操作时加漂白剂的方向应与转缸的转向一致,以免漂白剂因不能及时遇水稀释,而直接落在衣物上,出现局部漂白。漂白前,缸内水位要稍高一点,以便漂水稀释。漂洗可分为氧漂和氯漂。氧漂后一般布面会略微泛红;氯漂的褪色效果粗犷,大多用于靛蓝牛仔布的漂洗。
7 套色
牛仔服常需套染,使用的染料有还原、硫化、活性、直接等。还原染料和硫化染料无法使用工业水洗机染色,只能在特定染缸中进行,有一定操作难度,目前极少使用。活性染料大多使用低温型染料一浴染色,但需充分水洗至中性,并及时烘干,以避免风印等疵病。目前中低档服装普遍使用直接染料染色,工艺简单,但色牢度不理想。特别是“碧纹洗”,它采用涂料染色后磨洗,风格自然并具有怀旧韵味。也有将专用的“碧纹布”制成服装后,再通过水洗达到“碧纹洗”效果。
8 干磨
干磨,又叫石磨,要使用专用的“炒机”,该机形状如无外壳只有转笼的水洗机。其原理是通过浮石、服装、机壁之间的相互摩擦,磨掉服装表面部分染料,同时浮石产生的灰渣沾满服装表面,灰渣中含有的漂水通过氧化作用,将服装上的靛蓝或硫化染料破坏,起到一定的剥色作用。因服装上附着的灰渣粉末极不均匀,从而形成粗犷的泛白洗旧风格。
操作方法 将浮石和胶球放入“炒机”,加入稀释的漂水,转动几分钟,使浮石吸收均匀,投入牛仔服装磨20min,取出衣物,在水洗机内用清水洗除衣物上的灰渣,换水,加入硫代硫酸钠脱氯,换水,加入烧碱、增白剂等去黄增艳,水洗,最后过柔软剂。
9 炒花
又叫炒雪花,类似干磨,以服装磨白处犹如大片雪花布满衣服而得名,也有用“炒机”进行。与干磨相比,其泛白的更白,花度反差更大,但不如干磨蓝磨白均匀。其原理是把干燥的浮石用高锰酸钾溶液浸透然后在专用炒机转缸内直接与衣物打磨,通过浮石中高锰酸钾的强氧化作用,消除部分靛蓝色素。另外,高锰酸钾溶液会借助浮石及其灰渣粉渗化到服装纤维内,通过强氧化作用,形成类似雪花的白点。
操作方法 浮石浸泡高锰酸钾溶液1~2h,捞出沥干,将沥干的浮石和胶球倒入炒机,投入牛仔服装,磨20min,对照样板的雪花效果,取出衣物,在水洗机内用清水洗除衣物上的灰渣,用草酸中和去除黄斑,水洗,最后过柔软剂。
10 机擦
用电动刷子或磨轮直接在面料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衣物表面获得局部磨白的效果,适合前腿位、膝盖处和后臀部等面积较大的部位。该工艺一般会先用吹裤机(如直立式磨裤机)将裤子吹胀并固定,再用电动设备打磨,最后手工修整裤缝边缘、袋口边和裤脚折边处等细小部位,以获得特殊的效果。
11 手擦
又叫手砂,相对机擦而得名。常见的方式有手刷擦法、砂纸擦法和刀子刮法。后来扩展到许多小工艺的统称,泛指通过砂纸、刀片、小型砂轮机等工具,在服装表面对纤维进行物理损伤和褪色的加工工艺。普通猫须就是手擦的一种,即通过设备磨成猫须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