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拒污整理剂用量 含氟高聚物拒水拒油整理剂高温成膜后,可将织物的再润湿性降至最低,油、水不能润湿并在织物表面形成小球而滚落。工艺过程中,要求整理剂适应高速加工,在溶液状态时对纤维具有很好的润湿性,能快速渗透扩散到纤维内部。选用的拒水拒油整理剂应具有柔软效果,受布面残留物影响小。对比表1中的1#、2#、3#工艺,在相同的焙烘工艺条件下,拒水拒油效果随拒污整理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用量超过40g/L后整理效果无明显改变。拒水拒油整理剂用量一般为40g/L。
(4)三防增进剂 为了使聚合物间及聚合物与纤维间牢固结合,需提高膜的强度和黏着性。可在工作液中加入三防增进剂(一般为异氰酸酯),如三防增进剂XAN。由表1可知,在三防增进剂XAN用量3g/L和160℃焙烘2min条件下,4#工艺比2#工艺具有更好的整理效果,且水洗10次后织物拒水拒油等级仍能达6级。随三防增进剂XAN用量增加,拒水拒油整理效果耐久性变化不大,但采用高温短时间焙烘工艺,拒水拒油级别稍有增加,可耐更多次工业水洗。综合考虑,三防增进剂XAN用量选择5g/L。
4易去污整理
目前,易去污整理有两种,一种是亲水性易去污,能够防止番茄酱、咖啡渍和果酱等沾污织物,并易去除;另一种是疏水性易去污整理,可防止液体污垢、油污及油脂等沾污织物,且于水中易去除。去污整理与拒污整理的区别在于,前者可允许污物渗透至纤维内部,在水中极易去除。本试验重点介绍疏水性易去污整理。
试验了不同易去污整理剂用量和不同焙烘条件下的拒水拒油和易去污效果,以及10次工业水洗后的耐久性,如表2所示。
依据表2结果,对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预烘温度
以非接触式热风烘干为宜,避免接触烘干。烘干温度不宜过高,以80~90℃为宜,控制落布烘干。
(2)焙烘条件
由表2知,在去污整理剂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焙烘工艺,去污效果有差别。7#工艺随焙烘温度升高,去污效果稍有下降,150℃达3.5级,180℃焙烘时却只有3.3级;8#和9#工艺与其类似,随焙烘温度提高去污效果降低0.5~1级;超过170℃焙烘,洗后去污级别为2.5~3级。综合考虑,焙烘工艺选择160℃×2min。
(3)拒污整理剂用量
易去污整理剂SR9000是一种含氟丙烯酸聚合物乳胶液,在较高温度焙烘时,能与纤维产生较牢固的结合。因此,适用于各种纤维织物的易去污整理。观察表2中的7#、8#和9#工艺,在低温焙烘工艺条件(150℃×3min)下,去污整理剂用量增加,去污效果提高,用量在40g/L时去污效果达到4级,用量在60g/L时去污效果达4.5级,10次工业水洗后仍为4级,但生产效率较低。160℃焙烘,用量40g/L时去污效果达4级,用量60g/L时去污效果达到4.5级,但10次工业水洗后为3.5级,能基本满足大部分货单的要求。实际生产中,取易去污整理剂SR9000用量40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