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其内部呈中空网状多孔结构,因此有着极优的吸湿透气性能,再加上它自身所具有的抗紫外、抗菌抑菌性,使它集许多天然纤维的优点于一身,一经面世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被称为“绿色纺织品”。
竹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纤维,尽管以其良好的特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纤维本身还是有着不尽人意的地方:竹纤维的大分子聚合度和结晶度较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易拉伸并产生相对滑移,弹性回复性差,纤维吸湿后强力明显下降,这给染整加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竹纤维的这一特性,我们在兼顾其强力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竹纤维常温低碱氧漂的前处理工艺,并通过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对竹纤维染色效果进行比较,探寻竹纤维针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
1 试验
1·1 材料、仪器与设备
1·1·1 染化料及材料
织物:32s竹纤维针织坯布,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提供。
活性染料:RemasolRed
Megafix活性红B-2BF、Megafix活性黄B-4RFN、Mega-fix活性深蓝B-2GLN,DrimareneRedX?6BN、DrimareneYellowX?4RN、Drimarene BlueX?6BN,CIBACRON Red
LS-BH.C、CIBACRON Yellow LS-RH.C、CIBACRON Blue
LS-3RH.C,CIBACRON Red FN-2BL、CIBACRON Yellow
FN-2R、CIBACRON Blue FN-R。
以上染料分别由上海万得、克莱恩及汽巴精化公司等提供。
1·1·2 仪器与设备
RY-25012常温染样机、AR1140电子天平、WFJ2100型分光光度计、WSB-Ⅱ白度计、H5KSTESTEQUIPMENT单纱强力测试仪、SF600电脑测色配色仪。
1·2 前处理工艺
竹纤维中由于天然色素的存在,白度较差,纤维表面呈黄色。由于竹纤维耐碱、耐氧化剂能力较棉纤维差,故其织物的漂白工艺应在较低的碱性条件下进行,使竹纤维上的色素、蜡质及油渍等在较缓和的工艺条件下去除。
工艺处方:H2O2(30%) Xg/L
Na2SiO3 Yg/L
[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