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相应配方见表1。
表3中,三种摩擦牢度提升剂对于摩擦牢度的提升作用有所不同,其中摩擦牢度提升剂YL效果明显,这与三种摩擦牢度提升剂的结构类型有关。聚氨酯类的摩擦牢度提升剂YL,可在麂皮绒表面形成具有弹性且滑爽的膜,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降低了织物表面的摩擦因数;摩擦牢度提升剂SL属于有机硅类聚合物,它虽然摩擦因数较小,但是对织物表面的保护作用不如聚氨酯类,而且因其易燃,对阻燃效果也有不利的影响;摩擦牢度提升剂AM属于三聚氰胺类,主要起一定的交联作用,但是麂皮绒类面料属于涤纶超细纤维织物,采用分散染料染色,三聚氰胺类的交联作用对阻燃剂和分散染料几乎不起作用,因此对于摩擦牢度没有改善。故在研究柔软剂对摩擦牢度的影响试验中,选用摩擦牢度提升剂YL。
2.2柔软剂对摩擦牢度的影响
注:相应配方见表2。
由表4可看出,采用摩擦牢度提升剂YL、柔软剂PS的10号方案,以及采用摩擦牢度提升剂YL、平滑剂PN的11号方案,它们干、湿摩擦牢度与原布一样,甚至略有提高。这主要归功于聚氨酯类摩擦牢度提升剂在布面形成薄膜的保护作用,以及柔软剂、平滑剂的降低摩擦因数效应,其协同作用改善摩擦牢度。其中, PS属于有机硅类柔软剂,PN属于聚乙烯类柔软剂。平滑剂PN对阻燃剂的性能影响不大,而有机硅柔软剂PS对于阻燃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会使阻燃性能有一定的下降,所以综合考虑阻燃性能、摩擦牢度的改善,我们选择11号方案。
3结论
采用阻燃剂、聚氨酯类摩擦牢度提升剂、平滑剂等组合配方,对麂皮绒类面料进行浸轧阻燃整理,可以有效地解决摩擦牢度下降的问题。阻燃整理后产品的干、湿摩擦牢度与原布一样,没有下降。一般来说,摩擦牢度提升剂用量在10~30g/L,平滑剂用量在10~30g/L,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其它绒类面料,采用此阻燃配方工艺,也能达到改善摩擦牢度的效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