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情况的复杂程度,各种多准则决策技术,如权重总加法(WSM)、权重相乘法(WPM)、层次分析法(AHP)、修订后的层次分析法、与理想解决方案类似的以顺序优先的技术(TOPSIS)以及层次分析法与选择法相结合的技术(ELECTRE)都可用于处理工程决策问题。
由印度运筹学家萨蒂提出的层次分析法是多准则决策技术中最有争议的方法,尽管一些研究人员对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有过忧虑或质疑,然而实践证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之所以能如此普及是因为对于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的问题,它都能妥当处理。而权重标准及备选方案分数可从成对比较矩阵的构造分析中得出,因此成对比较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核心。
层次分析法的详细操作说明
第一步:构建问题的分级结构。
首先将问题的整体目标定位在分级框架的顶端,而将决策方案置于该级框架的底部。接着将问题的相关属性,如确定标准,次标准放置于该框架顶端与底部的中间层级。该中间级的数量取决于问题的复杂程度。
第二步:生成用于比较替代选择的相关数据。
首先要求确定者在相对于下一更高层级的每次实际活动的同时制定分级框架中每级的成对比较矩阵。其次在使用级次分析的情况下,如果一个确定问题涉及到M种备选方案和N种评定标准,那么确定者就构建N个MxM阶备选方案的判定矩阵和一个NxN阶标准评定的判定矩阵。最后,使用与每一评定标准相对应的备选方案的相对数构建MxN阶的确定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在系统方式中,通过观察从一到十的实数及其倒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可适当调整分配。
要将与更高层级性能相对应的两种评判标准(或是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就要使用海蒂比例关系。由各种方法得出的棉纤维的技术价值以及棉花的技术价值和纱线韧性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卢比)均能通过观察获知,取值范围在最低0.098到最高0.817之间。一般而言,比值最低的是FQI模型,而最高的是PDI模型。可看成是传统FQI模型变体的乘法AHP模型具有相当高的比值,分别为氖22的0.738卢比和氖30的0.716卢比。而SCI模型的比值较一般,分别是氖22的0.401和氖30的0.459。
传统的FQI模型可以看作基本的乘法模型,其中所有的标准权量(Wj)都可被看成是统一体。然而,实际上,这种假设完全无效,因为各种纤维性能对纱线性能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乘法型模型中,在对不同决策准则的权重应给予适当重视。这里所提出的乘法AHP模型的改装能够提高其比值。对已产生的价值确定问题,鉴定棉花的最好技术方法就是溢价-折扣指数。
然而,在溢价-折扣指数模型中,确定者清楚的知道,用于判断纤维性能对纱线韧性的影响作用的是系数值,而该系数值是否标准,尚未确定。而要断定溢价-折价指数模型的真实精确性可将此模型作用于新的测试样本,且这些样本都未用于开发与纤维性能和纱线韧性相关的用途。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