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角蛋白酶对羊毛蛋白酶防毡缩整理的促进作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5日

从表1可看出:单独使用角蛋白酶处理后,织物强力相比未处理样降低了3.9%;单独使用蛋白酶处理后,织物强力下降到358N,强力损失为21.8%;使用2种酶一浴法处理后强力下降较多,强力损失率达到34.7%,纤维直径变化也较为明显。

分析原因可能为:单独使用角蛋白酶处理只对鳞片的二硫键产生破坏,作用不到鳞片内层的细胞间复合物,内部皮质层未受损伤,因此强力下降不多,鳞片未降解,纤维直径变化较小;角蛋白酶+蛋白酶的协同作用对鳞片的内外层以及细胞间复合物均有破坏,纤维内部的无定形区与交联较少的区域也可能被蛋白酶水解,损伤触及到了内部皮质层,因此织物强力损伤严重,羊毛纤维也由于鳞片的降解而变细,直径减小。这也是一浴法存在的最大问题,需进一步优化2种酶的比例和用量,以期降低强力损伤,并获得理想的毡缩率。

2.4不同处理工艺对蛋白多肽释放速率影响

测试了不同酶处理工艺对羊毛纤维和羊毛角蛋白溶液的降解作用,水解液中蛋白多肽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2、3所示。

从图2可看出,羊毛酶解液中蛋白多肽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单独使用蛋白酶处理和角蛋白酶+蛋白酶一浴法处理水解液的初始蛋白多肽含量相同,且高于单独使用角蛋白酶处理的水解液,但一浴法处理的水解液中蛋白多肽增长速率明显更快。这表明角蛋白酶对蛋白酶的水解有促进作用,能使蛋白酶酶解效率提高,对羊毛的降解效果更好。

为进一步探讨2种酶一浴法的协同作用,采用羊毛角蛋白溶液作为底物进行酶解测试。因为角蛋白为角蛋白酶的特异性降解底物,而蛋白酶因为角蛋白中高含量的二硫键结构,对其没有降解作用。

由图3可知:蛋白酶对羊毛角蛋白溶液的降解效果很差,多肽的释放速率非常慢;角蛋白酶对角蛋白溶液有较高的降解速率;二者一浴后,角蛋白多肽的释放速率相比单独使用角蛋白酶的明显更快。由此推测一浴法的协同效应其实就是角蛋白酶对角蛋白二硫键断裂的变性作用,使得角蛋白高级结构解体,变性成为能被蛋白酶降解的底物,所以尽管单独使用蛋白酶对角蛋白底物没有降解作用,但在角蛋白酶存在的水溶液中,蛋白酶可降解变性后的角蛋白,使一浴法中蛋白多肽的释放速率提高。这同时也可证明蛋白酶对角蛋白酶的结构稳定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因为如果角蛋白酶被蛋白酶破坏或降解,那么2种酶一浴法的多肽释放速率曲线应与单独使用蛋白酶的相似,不可能出现角蛋白多肽释放速率反而提高的现象。

2.5不同工艺处理后羊毛的溴AllwOrden现象

当羊毛纤维浸入饱和溴水中时,纤维表面会出现很多囊泡,这种现象被称为溴Allwtirden反应。如果羊毛的外表皮严重损伤或被去除,或者角质层蛋白质预先被降解成低分子质量的物质,在纤维溶胀前就会扩散出来,则囊泡会延迟出现或根本不会发生,因此溴Allw0rden反应是羊毛表面分析的有利手段。

由图4可看出,未处理羊毛纤维四周的液泡大而密。这是因为滴加饱和溴水以后,由于羊毛鳞片表层的限制,引起内外压差而产生大量液泡。单独使用角蛋白酶处理只对羊毛鳞片外层的部分二硫键进行破坏,对蛋白质的水解程度极低,对溴Allw0rden反应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和空白样的现象类似。单独使用蛋白酶处理后,羊毛的溴Allw0rden反应囊泡仍然存在,但部分区域囊泡变小,形状变得扁平。这主要是由于蛋白酶的酶解作用使CMC中的部分蛋白质水解流出,使外表皮膜和纤维本体的结合力减弱或产生某种“缺陷”,当进行溴Allw0rden反应时,水分子易从这些地方逸出,因此囊泡不能充分鼓起或出现不规则的形状-.,但鳞片表层的类脂结构并没有因为酶处理而产生太大的变化,大量鳞片仍保持完整性,所以溴Alw0rden反应现象依旧明显。经角蛋白酶+蛋白酶一浴法处理后的羊毛纤维没有产生溴Allw0rden囊泡,证明在2种酶的协同作用下,鳞片类脂层和酰胺键均受到破坏,鳞片蛋白水解较完全。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