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棉针织物纳米银/壳聚糖抗菌整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5日

2.1.2浸渍温度和时间
 

改变浸渍温度和时间,对织物进行纳米银抗菌整理,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浸渍温度升高,整理织物白度下降,表明织物对纳米银的吸附增强;相同浸渍温度下,延长浸渍时间,整理织物白度下降,说明升高浸渍温度和延长浸渍时间都会提高纳米银对织物的渗透和吸附。高温有利于纤维溶胀和纳米银扩散,但温度过高,纳米银则易在织物表面团聚;浸渍时间长,有利于纳米银的充分扩散和吸附,但同时也会增加纳米银在织物的表面吸附,导致整理织物白度下降,影响织物外观效果。因此,取浸渍处理条件为50℃×20min。

2.1.3助剂对纳米银整理的影响

在抗菌整理过程中发现,织物表面易出现不匀、色花和纳米银易洗脱等现象。为提高纳米银的渗透、均匀和耐洗坚牢度,需使用黏合剂、渗透剂和分散剂。由于整理液中的纳米银带负电,应注意助剂的选择和添加次序,以防止整理液出现沉淀和絮凝。在纳米银用量为60μg/L的条件下,依次加入黏合剂、分散剂和渗透剂,测定织物的白度和手感,结果见表3、表4和表5。

由表3知,黏合剂PDF用量对织物的白度、手感都有影响。当黏合剂用量超过10g/L后,整理织物浸渍硫化钠后的白度基本不变。这说明黏合剂对纳米银具有较强的固定作用,能减少纳米银的洗脱量。

由表4可知,当分散剂LA用量达到30g/L后,织物的白度差增大,说明整理织物表面吸附的纳米银量增加,手感变差。因此,取分散剂LA用量为20g/L。

由表5可见,随着渗透剂T用量的增加,整理织物的白度随之下降,手感变差。当渗透剂T用量为6g/L时,织物的白度差较小,说明此时织物对纳米银的吸附较好。因此,取渗透剂T用量为6g/L。由此得纳米银整理液优化工艺:纳米银60μg/L,黏合剂PDA10g/L,分散剂LA20g/L,渗透剂T6g/L;50℃浸渍处理20min。

2.2壳聚糖抗菌整理

壳聚糖分子中含有的大量游离—NH2基可在酸性条件下形成—NH3+基,使壳聚糖具有抗菌作用。壳聚糖分子中—NH2基的邻位是—OH基,可借助氢键和盐键形成具有类似网状结构的笼形分子,从而对纳米银具有稳定的配位作用,有效保护纳米银不被氧化,达到抑制纳米银变色的目的。同时壳聚糖分子结构与纤维素纤维结构相似,两者可以通过氢键或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共晶结构,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纳米银的洗脱,提高抗菌整理织物的耐洗性。但壳聚糖加入过多反而会影响织物的手感和白度,需对壳聚糖用量进行优化。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