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棉针织物纳米银/壳聚糖抗菌整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5日

棉针织物在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易成为微生物附着的载体和传播的介质[1,2]。天然纤维的抗菌主要采用后整理方式,理想的抗菌整理应满足无毒,不影响纺织品性能或外观,与常规加工工艺相容,并能耐多次水洗等要求。

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很多,其中纳米银和壳聚糖因其高效环保而倍受关注。纳米银[3-5]具有广谱、高效、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人体无毒无刺激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变色,且成本高。壳聚糖[6,7]属于非溶出型抗菌剂,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无毒、可复

原,抗菌效果持久的特点,但壳聚糖易导致手感发硬、牢度不佳,因而其应用受到限制。

本试验利用纳米银/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并对整理工艺和效果进行研究。

1、试验

1.1材料及设备

织物  纯棉针织布

药品  纳米银整理剂(粒径为5~25nm,成都汉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黏合剂PDA、快速渗透剂T(工业级,上海天坛助剂有限公司),壳聚糖、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琼脂、硫化钠(分析纯,成都科龙试剂厂),金黄色葡萄球菌

设备  控温烘箱,轧车,生化培养箱,显微镜,血球计数器,白度仪,高压蒸汽消毒锅,无菌操作台

1.2试验内容

1.2.1抗菌整理液的制备

(1)纳米银整理液

称取一定量的纳米银溶液,加入热水使之充分分散,加入各类助剂配制成所需浓度的纳米银整理液,再用超声波进行分散处理,待用。

(2)壳聚糖整理液

称取一定量壳聚糖加入2%的醋酸溶液中,溶解后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整理液。

1.2.2抗菌整理工艺

(1)纳米银整理工艺  浸渍(浴比1∶20)→预烘(80℃×120s)→焙烘(120℃×90s)

(2)壳聚糖整理工艺  浸渍(浴比1∶50)→干燥(80℃)

1.3测试方法

(1)织物银含量表征(浸渍硫化钠白度法)

极微量的银离子就可以与硫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沉淀。利用这一显色反应,将整理织物浸渍在硫化钠溶液中,织物上的银离子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银沉积在织物上,使织物显现出深浅不同的灰色。灰色越深,说明银含量越高,抗菌效果就越好。因此,通过测定织物白度就可以简便快速判断织物的载银量[8]。

[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