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与讨论
2.1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的拒水性能
织物经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防水性能见表1.
从表1可见,锦纶和涤纶织物均为非极性材料,处理前接触角分别为1130±20和1100±40,经等离子体处理后接触角分别提高到1320±30和1380±40,说明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的拒水性能有一定提高.
2.2表面元素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表面引入了不同含量的氟元素,涤纶织物表面的氟元素含量可达到46.67%,织物表面原有的C和O元素明显下降,而锦纶织物表面引入的氟元素含量仅为27.53%,处理后织物对水的接触角也较涤纶略小.与六氟丙烯等离子体处理棉和丝绸相比较,在棉织物表面引入的氟元素含量为51.23%、丝绸织物表面为50.16%.[9]因此,可以推断等离子体处理后在织物表面引入氟元素的含量与纤维本身性质有一定的联系.
从图1可知,处理前各织物在290 eV区域内都无吸收,表明没有氟元素存在,等离子体处理后在织物表面引入了-CF、-CF2和-CF3基团,同时,-COH和-COOH基团数量明显降低,使表面疏水性进一步提高,对水的接触角提高.
从表3可知,处理后涤纶纤维上引入的-CF2基团量较高(可以达到24%),-CF3基团的含量也较锦纶高,说明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氟含量与纤维种类相关,引入到织物表面的含氟基团也与纤维种类有关.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