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棉织物手感柔软,穿着舒适,但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折皱,故需进行免烫整理以提高其易护理性。采用多元羧酸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虽然抗皱效果好,且无甲醛释放,但酸会催化纤维素纤维β—1,4一苷键的水解,且织物经过酯化交联,也会进一步增加强力的损伤,使多元羧酸抗皱整理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超支化合物制备过程简单、易控,且具有大量的支化结构和大量高反应活性的链端基官能团,因此其在生物、材料等领域里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在纺织印染行业中,超支化聚合物在无盐染色、氧漂、涂料印花中的应用均有报道 引。本研究利用多氨基封端超支化合物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处理,以期降低多元羧酸抗皱整理中织物强力的过度损失。
1 试验部分
1.1材料
织物 经退煮漂的纯棉平纹织物
药品 二乙烯三胺,丙烯酸甲酯,甲醇,次亚磷酸钠(SHP),柠檬酸(CA);平平加(工业品)
1.2仪器设备
实验室小型焙烘机BHJ-05,电动轧车M982,电子织物强力机YG(B)026D-500,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 (YG-541B),电子测色配色仪(Datacolor 600)
1.3试验方法
1.3.1氨基封端超支化合物的制备
在冰浴中,向二乙烯三胺中慢慢滴加丙烯酸甲酯 和甲醇的混合液,二乙烯基三胺与丙烯酸甲酯的摩尔 分数比为1:1,在常温下进行4 h的迈克尔加成反应。
然后将反应物升温至140 ℃减压反应3 h,去除甲醇, 得到黏稠淡黄色氨基封端化合物HBP—NH。
1.3.2棉织物改性
将织物放人50℃的含有不同浓度氨基封端化合物的整理液中浸渍20 min,然后二浸二轧,轧余率 100%,在70℃下烘干。
1.3.3改性织物免烫整理
改性后的棉织物浸轧抗皱整理液(不同用量的柠檬酸、次亚磷酸钠,轧余率80%) 烘干(70 ℃)一焙烘_+水洗 烘干
1.4测试方法
(1)折皱回复角 参照GB/T 3819-1997(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性的测定回复角法》,经纬向各测4次, 由表4可知,温度的提高使织物折皱回复角不断提高,因为高温有利于织物与柠檬酸的酯化交联反应,提高抗皱性能,但同时织物强力损伤加大。在相同焙 烘温度下,HBP—NH 改性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及强力 保留率均高于未改性棉织物。因此,使用多氨基化合 物改性剂对织物进行改性,同样可以降低多元羧酸抗 皱整理中焙烘处理的温度。
由表4可知,温度的提高使织物折皱回复角不断提高,因为高温有利于织物与柠檬酸的酯化交联反应,提高抗皱性能,但同时织物强力损伤加大。在相同焙 烘温度下,HBP—NH 改性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及强力 保留率均高于未改性棉织物。因此,使用多氨基化合 物改性剂对织物进行改性,同样可以降低多元羧酸抗 皱整理中焙烘处理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