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7可以看到,处理时间一定时,织物强力随着酶用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残液中还原糖浓度也随之增加,强力与还原糖浓度的相关性好,二者关系见图1所示。由于纤维素纤维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水解程度大的,残液中产生的还原糖则相应较多。这是因为内在的化学损伤引起了织物外在强力的下降。因此,对于L酶抛光的低捻针织物来说,还原糖浓度值与织物强力有较好的相关性,二者可以来表征纤维的受损程度。
图1 织物顶破强力与残液还原糖浓度的关系
2.3 织物强力与起毛起球等级的关系
为了粗略明确低捻度织物强力与起毛起球等级之间的关系,将表1、表2中织物的起毛起球等级取平均值,并与表7中强力的平均值相对应作图,见图2。
图2 低捻针织物起毛起球等级与顶破强力的关系
从图2可以看到,总体上织物强力小,起毛起球等级高,但是这种趋势呈阶梯型变化。特别是织物强力在575~650N时,织物起毛起球等级基本没有太大差别(由于织物起毛起球等级评价的主观性,25与3级间的区别,本文认为是不大的)。但当织物强力减小到550N以下时,起毛起球等级就产生了质的区别,达到了3级。由于本文使用的是低捻度的棉针织物,因此受损伤的纤维可能更易从纱线中断裂脱离出来,织物变得易起毛,若不及时断去,起球情况就不会得到改善,甚至还有可能比处理前更易起球。当起球速率与断球速率相当时,织物的起毛起球等级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也就是出现图2中2.5~3级的一个近似的平台区。因此,织物的起毛起球等级不完全与纤维受损程度相关,用“减法”处理,只有当断球速率大于起球速率时(如图1中强力下降到550N),织物起球等级才能得到提高。这也间接解释了酶用量在1.0%~5.0%变化,虽然强力降低明显,但低捻针织物的起毛起球等级的提高不明显。
3 结论
3.1 用L酶处理低捻疏松针织物,用量从0.5%增加到1.0%,织物起毛起球等级提高;用量在1.0%~5.0%变化,织物起毛起球等级提高至少1级。
3.2 用L酶处理低捻疏松织物,处理残液的还原糖浓度和织物强力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3.3 低捻疏松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与强力不完全相关。强力受损的纤维可能更易从纱线中脱离出来,织物变得易起毛,若不及时断去,起球情况就不会改善。只有当断球速率大于起球速率时,织物起毛起球等级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