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荧光增白剂对防紫外线效果的影响
选用相同组织规格的增白与未增白织物,分别进行防紫外线屎软同浴整理,考察荧光增白剂对防紫外线效果的影响,见表10
表1 荧光增白剂对织物防紫外线效果的影响
UA-20用量 |
未增白织物 |
增白织物 |
||||
/(g/L) |
UPF |
UVA/% |
UVB/% |
UPF |
UVA/% |
UVB/% |
10 |
12 21 |
7.37 |
7.85 |
16.35 |
3.18 |
7.71 |
20 |
24 15 |
3.27 |
5.98 |
26.97 |
2.07 |
5.85 |
30 |
33.16 |
3.19 |
4.85 |
36.78 |
1. 95 |
4.70 |
由表1可知,增白织物的UPF值较未增白织物提高2~4,UVA波段(400~320 nm)的紫外线透过率降低较多,UVB波段(320~280 nm)变化微小。荧光增白剂能够吸收400nm以下的紫外线,其最大吸收波长为360~380nm(位于UVA波段),所以,织物增白后防紫外线效果较高,且UVA波段透过率较UVB波段低。荧光增白剂可将吸收的能量转换,辐射出400~500nm的紫色或蓝色荧光,赋予织物增白效果。
2.4防紫外线织物的耐洗性
按1.3节工艺分别对增白织物进行防紫外/免烫同浴整理和防紫外屎软同浴整理,防紫外线整理剂UA-20用量30g/L。测定水洗不同次数后整理织物的耐洗性,结果见图3。
图3整理织物防紫外线效果的耐水洗性能
由图3可以看出,不论是柔软整理还是免烫整理织物,水洗后其防紫外线效果变化规律相似,即水洗5次时防紫外线效果有提高,UPF值增大;之后,UPF值逐渐降低,水洗30次后趋于平缓。这是因为织物在加工过程中纤维受到拉伸,水洗后产生缩水。缩水后的织物密度和紧度变大,织物孔隙率减小,透过的紫外线减少,所以5次水洗后防紫外线效果变好。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未牢固结合的防紫外线整理剂被洗除,织物防紫外线效果逐渐变差。50次水洗后,柔软整理和免烫整理织物的UPF值分别下降7.4%和5.8%,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2.5 日晒牢度
采用1.3节工艺分别对不同颜色纯棉织物进行整理,防紫外线整理对织物日晒牢度的影响见表2。
表2 不同整理方式的日晒牢度对比
由表2知,防紫外线整理可以改善织物日晒牢度。白色织物与灰色织物改善程度最大,可提高1.5级,其它颜色可提高1级,防紫外线、柔软同浴整理织物的日晒牢度优于防紫外线/免烫整理。这可能是由于经过紫外线整理后,固着在纤维上的防紫外线整理剂对紫外线有吸收和反射作用,并进行能量交换,以热能或其它无害低能辐射将能量释放或消耗,避免染料产生光化学反应,从而改善了日晒牢度[2]。
3结论
(1)防紫外线与柔软免烫同浴整理时,当其用量小于10g/L时,防紫外线/免烫同浴整理的防紫外线效果优于防紫外线屎软同浴整理:用量大于10 g/L时,防紫外线屎软同浴整理的效果更好。
(2)防紫外线屎软同浴整理织物和防紫外线/免烫同浴整理织物的耐水洗性能较好,50次水洗后,其UPF值仅分别下降7.4%和5.8%。
(3)荧光增白剂可以提高织物的防紫外线效果:防紫外线整理可改善织物的日晒牢度。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