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TiO2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2日

图2为棉纤维经TiO2涂层前后的SEM照片。由图2可知,棉纤维在涂层前表面较为平滑,部分表面有生长过程中留下的沟痕。涂层后,纤维表面变得较为粗糙,但仍保持了特有的转曲扁带状,从细微的结构可以看出,纤维表面原有的沟痕被涂层物覆盖。众所周知,棉纤维有数级微观结构,从数根大分子长链组成的基原纤到直径为微米级的巨原纤,各级原纤之间存在大量的缝隙和孔洞,表面吸附PVDF树脂的TiO2粒子容易进入这些结构疏松的区域。

另外,从电镜照片中可清晰地看到,纤维之间存在粘连物,这说明织物涂层后,表面吸附PVDF树脂分子的TiO2进入到纤维之间,TiO2表面吸附的PVDF树脂分子可与棉纤维之间通过氢键发生了相互交联。

2.2 TiO2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

图3  TiO2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
 

图3为TiO2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由图3可知,与空白棉织物相比,经TiO2涂层后,织物的隔热性能明显增强;在测试时间内,TiO2涂层织物的内侧温度增加量明显小于未经TiO2涂层织物的。这是因为TiO2是一种折光指数很高的白色填料,对太阳光中的近红外辐射具有较强的反射作用,其近红外反射比可达80 %[6]。当TiO2涂覆到棉织物上时,可在棉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具有近红外反射作用的PVDF-TiO2高分子膜(图1所示),它可以将辐射到其表面上的近红外光大部分以原波长反射到大气中,并且进入其内部的近红外辐射还将会在PVDF-TiO2膜内发生漫反射,明显削弱了透过织物进入内侧的热辐射强度,所以涂层织物内侧温度增加量减少,隔热性能提高。

2.3 影响因素分析

2.3.1基布材料的影响

在制备隔热涂层织物时,基布材料对其隔热性能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纤维材料、组织规格、厚度等不同,所制得的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也是千差万别的。图4为分别以棉织物、涤纶织物和涤/棉织物作为基布材料时,所制得的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

图4  基布材料对涂层织物隔热性能的影响
 

由图4可知,在测试时间内,以棉织物作为基布材料制备的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最好,以涤/棉织物作为基布材料的次之,最后是以涤纶织物作为基布材料的;在测试时间内,以涤纶织物制备的涂层织物内侧温度最终增加量比棉织物的高出10℃左右。这种现象不仅与织物的组织结构有关,同时与纤维的微结构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热焓值是密不可分的。棉纤维的导热系数为0.255~0.264kJ/(m·K·h),横截面为腰圆形,有中腔;涤纶纤维的导热系数为0.301 kJ/(m·K·h),横截面一般为圆形[7-8]。在同一时间内,同等规格的涤纶织物吸收的热量要高于棉织物吸收的热量,且由于涤纶纤维的导热系数比棉纤维的大。对于涤纶织物,织物吸收的热量更易由外向内传导,累积在涂层织物内侧,因此,其隔热性能较棉织物的差。

2.3.2基布白度的影响

图5为基布白度对涂层织物隔热性能的影响。由图5可知,尽管所用的棉织物白度不相同,但经TiO2涂层后,所制备的涂层织物的辐射时间——温度变化曲线几乎重合,近似一条曲线,由此可以说明,棉织物白度对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没有显著影响。这是因为TiO2是一种白度很高的填料,将其涂覆到棉织物上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白度很高的PVDF-TiO2高分子膜,可抵消涂层前棉织物的白度差异(未漂白和漂白棉织物的hunter白度分别为86.12和91.72)。经TiO2涂层后,涂层织物的hunter白度相差甚微,几乎相同(未漂白和漂白棉织物的涂层织物的hunter白度分别为93.03和93.12),致使它们对光辐射的镜面反射强度一致,所以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基本相同。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