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构筑超分子结构的环糊精及其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二)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2日

 

洗涤后的润湿时间(t1及t2)(2)

资料来源:Buschmann等(1995)

由表4可知,涤纶参比试样,经一般水洗后和彻底水洗后,试样的润湿时间均大于3600秒,表明涤纶纤维是疏水的。经表面活性剂处理后,润湿时间均小于1秒;经两种不同洗涤工艺洗涤后,表明用含环糊精水洗的能更有效去除涤纶纤维表面上的表面活性剂。

2、染色方面(2)

早在1975年,T.Shibusawa等人著文称:在尼龙66和其它疏水性纤维染色时,添加环糊精有缓染作用。而H.J.Buschmann等人则认为:环糊精的匀染作用,是指对小分子染料而言,对大分子染料的匀染性是不会有影响的,也就是说其匀染性极其有限的。

1991年,U.Denter等人用直接染料三原色染棉时,观察添加环糊精的影响,三原色是C.1.直接兰71、C.1.直接橙46和C.1.直接红81,是三种化学结构不同的染料,其化学结构如图6所示。发现能与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只有橙46和红81。由此环糊精只对上述两种只染料有缓染作用。

图6   直接染料三原色的化学结构式

* 此化学结构引自陈荣圻著染料化学P64  纺织工业出版社1989年

T.Shibusawa等人研究了3种环糊精(α、β和γ)对6只4-氨基-4′硝基偶氮苯类分散染料的包合试验(26),其结果如表5所示。

染料的化学结构:

表5   三种环糊精包合染料的结果

由表5 可知,α—环糊精可与染料1~2形成1:1包合,对染料3~6四个染料几乎不能包合,与这些染料的β—苯环最大横截面远大于α—环糊精空腔尺寸(见表1)直接有关。β—环糊精与染料1~6能形成1:1包合物。γ—环糊精与染料1和2(没有取代基的染料)能形成1:1包合物,而β—苯环2′或2′和6′位有庞大的拒电子基团的染料3~6,却可与γ—环糊精形成2:2包合物。而且2:2包合反应,使λmax红移了9.5~51nm和非常大的-△H°值,表明在包合过程中发生了稳定的偶极结构的强烈放热的相互作用。由此,可设想两个染料分子包合在两个连接的γ—环糊精的长空腔中,是一个染料分子的富电子α—苯环对着另一个染料分子缺电子的β—苯环,其2:2包合物的模型,如图7所示。由于2:2包合物的-△H°值大,很适合用于缓染作用。

 

1955年T.Weber指出:环糊精也能与活性染料形成包合物。对某些活性染料包合后,能降低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作用,而对其它一些活性染料的包合物会加速其水解。一般形成包合物会降低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的反应。但自从双官能团活性染料应用以来,情况出现了变化。由于环糊精与纤维素大分子都具有羟基,因此,从理论上可以推测,当双活性基活性染料的一端与环糊精反应,如另一端与纤维素大分子反应,就可实现将环糊精锚固在纤维素纤维表面(27)。

未完待续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