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超仿棉涤纶长丝的应用开发
2.1原料组成
原料:160D/144f棉型涤纶,75D/72f吸湿排汗涤纶。在原料配比方面,将不同特性的原料进行组合,以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减弱面料对光的反射,使光泽柔和。利用两种原料的收缩率不同,在面料表面呈现出较多的毛圈,具有棉型感,同时也减弱了光的反射现象。
2.2织造工艺
2.2.1组织结构
超仿棉纤维的棉型效果首先取决于织物的组织结构。
由于纤维较细,毛细现象较强,加上异形截面形态,吸湿性好。但在织物组织结构中,为加强其吸湿性,要按照面料不同应用领域进行织物组织设计。有时平纹组织较好,有斜纹组织较好,本款产品采用平纹组织,布面平整,纤维皮肤接触面积最大,吸湿速度加快。加上细旦纤维的毛效应及其异形截面的导湿作用,散湿性优良,穿着舒适。
2.2_2经纬密设置
由于超仿棉纤维的特殊性能,考虑到纤维在后整理过中的收缩特性,经纬密要设计得当,以使纤维在经过热收以后,充分体现面料的厚实感和蓬松感。本款面料采用60×210制织,面料表现丰满蓬松。
2.3染整工艺
2.3.1工艺选择
超仿棉纤维的仿棉效果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后整理才体现出来的,由于原料的特殊性能,为加强棉型效应,要经过呸定处理,这样纤维才能充分收缩,蓬松性才更突出。
2.3.2工艺流程
坯布检验一配缸一精练一脱水一预定形一染色脱水一后定形一呢毯整理一成品。
2.3.3柔软拉幅定形整理
由于涤纶模量较大,面料表现比较挺括,克服了纯棉面料易变形、不耐用的缺点。但硬挺性太强,穿着会不舒服。使面料具有适度柔软的手感,需对面料进行柔软整理。并在织物受热收缩的过程中,在考虑织物已有充分收缩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拉幅定形,以加强织物的棉型感。
工艺流程:浸轧(轧余率70%~80%)一烘干定形(160~170℃,40S)。
2.3-4呢毯整理
经过呢毯整理后,织物手感更加丰满、柔软,进一步提高了仿真度和服用性能。
工艺参数:给湿率10%~12%;车速20~30m/min。
3.测试结果
3..1硬挺度测试结果
测试按ASTMD1388 2007织物硬挺性测试方法》ptionA进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超仿棉织物的硬挺度更好。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