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氧漂稳定剂对织物漂白白度的影响
棉织物采用如下工艺进行漂白,通过测试织物漂白后的白度,筛选出应用效果较好的氧漂稳定剂:
漂白工艺配制工作液(30%双氧水30g/L,渗透剂3g/L,稳定剂1.5g/L,pH值11)一浸轧工作液(二浸二轧,带液率100%)—培O℃温堆-+热水洗_+冷水洗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加人稳定剂D、EDTMPS和HEDP的试样白度较高。这是由于漂液中加入这3种稳定剂之后,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双氧水在总的漂白时间内保持了较高的氧化能力。虽然稳定剂HEDP对双氧水的稳定性较差,但漂白后试样白度较高。这主要是由于HEDP本身酸性较强,在调节工作液pH值的过程中加入大量碱剂所致。综合考虑,在后续试验中选择稳定剂D作为氧漂稳定剂,其质量浓度为2g/L。
2.3氧漂活化剂的筛选
根据文献和产品说明中活化剂的最佳质量浓度以及相关的试验结果,在处理工艺中,分别设定几种活化剂的质量浓度为:活化剂A1.2×10-3g/L、自制活化剂9.8×10-3g/L、NOBS 2g/L、TAED2g/L、活化剂S 2g/L。
由表3可以看出,在80oC、pH值9且无稳定剂的条件下,除活化剂s以外,其它几种活化剂对双氧水的分解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从白度上看,与空白样相比,仅有活化剂A对织物的白度有一定的提升;而活化剂NOBS、TAED和活化剂S的加入,都使织物白度有一定的下降。因此,漂白条件为80℃、pH值9时选用活化剂A。但是活化剂A对双氧水分解率的提高程度远远大于对白度的提高程度,这可能是由于1.2X10-3g/L的质量浓度对活化剂A来说已经过量,导致双氧水分解迅速。
由表4可以看出,不加入稳定剂时,在8O℃、pH值11条件下,不论是否加人活化剂,试样均有较高的双氧水分解率,达到85%以上。而当漂液中加入稳定剂以后,织物白度明显提高,双氧水的分解得到了有效控制,漂白能力提高。从表4还可以看出,活化剂S有更明显的促漂作用,尤其是当加人稳定剂之后,加入活化剂S的试样白度比其它试样要高1O个百分点。因此,漂白条件为80℃、pH值11时,选用活化剂S。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