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前言
传统棉织物前处理大多采用高温强碱练漂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污染物排放量大;其处理时较强的碱性和较高的温度,易损伤其它纤维,限制了与其它纤维的混纺;而且当有氧时,纤维素的最外层会受到严重损伤,引起织物的强力损失。为了节省印染加工的能耗,减少废水排放,提高纺织品的质量,研究开发低温低碱前处理工艺势在必行。
近年来,研究者提出双氧水活化漂白新技术,可在较低温度下有效催化双氧水的分解,达到较好的漂白效果。双氧水活化漂白的机理是,漂白过程中活化剂与双氧水发生反应,生成过氧酸离子或者更多的过氧离子。过氧酸是一种氧化性强于双氧水的氧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对织物进行有效漂白。
双氧水活化漂白体系中,活化剂的成本与价格、双氧水与活化剂的质量浓度及反应的控制等,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防止重金属离子等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防止织物受损产生氧漂破洞,还需在漂液中加入稳定剂,使双氧水在总的漂白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氧化能力,进行有效的漂白,不致浪费有效组分和过度损伤纤维。
不同类型的稳定剂和活化剂在不同的双氧水漂白工艺中,与工作液的复配稳定性不同剖,必须针对不同的工艺条件合理选择助剂。本试验针对80℃和pH值9、pH值l1两种漂白工艺条件,对几种氧漂稳定剂和活化剂进行筛选,通过比对双氧水分解率和漂白效果,优选出每种工艺条件下效果最佳的稳定剂和活化剂,并确定其在80℃漂白中的最佳质量浓度。
l试验部分
1.1材料、药品和仪器
织物 29tex/29tex,425根/10cm×228根/10cm,纯淀粉浆上浆的纯棉斜纹机织坯布(滨州华纺股份有限公司)
试剂 双氧水(30%)、渗透剂、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稳定剂D)、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EDPMPS)、2一膦酸丁烷-1,2,4一三羧酸(PBTCA)、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螯合稳定剂BM一100、氧漂活化剂A、自制活化剂、壬酰氧基苯磺酸钠(NOBS)、四乙酰乙二胺(TAED)、氧漂活化剂s、三氯化铁(FeCI3)、氢氧化钠(NaOH)
仪器 DL-2003常温常压染色试验机、RapidP—BD电动均匀轧车、Datacolor650型测色配色仪、ALC—l100型电子天平、DGG-9l23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JENCO6010型pH计
1.2双氧水分解率的测定
[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