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固色时间的影响
使用固色剂TF-234B3%(owf),在50℃对棉织物进行不同时间固色处理,以考察固色时间对固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3。
从表3可见,随着固色时间的延长,所选织物的各项色牢度增强,色差变小。当固色时间超过20min后,固色时间的延长对织物的色牢度和色差的影响并不大,这说明当固色时间为20arin时,织物对固色剂的吸附已饱和。因此,综合考虑固色效果和能耗因素,确定在固色温度50℃下,TF-234B较佳的固色时间为20min。
2.1.4焙烘温度的影响
焙烘温度对固色效果的影响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当焙烘温度为120℃时,织物的各项色牢度都比较差,基本上都在3级或以下,色差也比较大;当焙烘温度为140~160℃时,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织物的各项色牢度都明显提高,色差也减少;而当焙烘温度升高到180时,织物的色差变化又有所增大。这可能是由于所合成的固色剂是由烯烃单体聚合而成的阳离子高聚物,其能在染物表面成膜,把染料包覆在纤维上,使染料溶落减少。如果在成膜材料上引人反应性基团或阳离子基团,则能进一步提高染色牢度。而温度对固色剂的成膜有一定影响,当焙烘温度为120qC时,由于不利于固色剂的成膜,所以织物的色牢度比较差,色差值也比较大;当焙烘温度达140℃或以上时,固色剂在染色织物表面能形成一层膜,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固色剂成膜,因此织物的色牢度增强,色差值变小。然而,由于固色剂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一NH:,若温度过高,如180c(=,该基团会被氧化,使织物黄变,从而导致织物的色差变化增大。因此,对于本试验体系,比较适宜的焙烘温度为160℃。
2.1.5电解质的影响
固色剂TF-234B3%(owf),固色温度5O℃,固色时间20arin,浴比1:10,焙烘温度160℃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固色,固色液中NHC1用量对固色效果的影响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当NHC1用量为5~15g/L时各织物的水洗牢度、汗渍牢度、摩擦牢度以及耐水泡牢度等都随着NHC1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色差值逐渐减小;当NHC1用量增大到15g/L时,色差值最小。继续增大NHC1用量,各染色织物的水洗牢度、湿摩擦牢度以及耐水泡牢度都有所下降,色差值也变大。这可能是因为适量加入NHCl,能更好地促使固色剂阳离子吸附到纤维上,并与浮色染料上的磺酸基阴离子结合形成色淀,从而降低染料的水溶性,提高染色牢度当NHC1用量增大到某一浓度时,固色剂与浮色染料阴离子都发生了结合,因此所测定的色差值最小;而当NHC1用量过多时,可能是因为过多的氯离子使溶液中的固色剂阳离子之间的排斥力减小,部分固色剂变成多分子不能进入织物内部,导致织物的某些色牢度降低,色差值变大。因此,确定NHC1用量为15g/L。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