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固色剂TF-234B的甲醛含量
根据GB/T2912.1—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采用乙酰丙酮法检测固色后织物中的甲醛含量,其中甲醛含量<20mg/kg,即被认为未检出。
1.3.2染色牢度
耐皂洗色牢度参照GB/T3921.4一l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4》进行测试。
耐水泡色牢度浴比1:40,先将加好水的烧杯置于100℃的沸水浴中,当杯内水温升至95℃以上时,将布放人烧杯中,搅拌,保温处理5min,期间搅拌3~4次;取出织物,观察水的颜色,如色度较深,则说明掉色重,水泡牢度差;反之,则水泡牢度好。按水的颜色深浅依次评级为1—5级,级数越高水的颜色越浅。耐汗渍色牢度参照GB/T3922-1997《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耐摩擦色牢度参照GB/T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进行测定。
1.3.3色差
采用Macbeth7000A测色仪测定固色前后色变情况,△E值越大,表示与原布总色差越大。
1.3.4顶破强力
按GB/T19976-2005《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钢球法》进行测定,测试仪器为YG(B)OSIT型强力仪。
2结果与讨论
2.1固色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2.1.1固色剂TF一234B用量的影响
选择三种颜色较深、牢度较差的棉针织物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固色剂TF一234B的用量对固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当固色剂TF-234B用量在l%~3%(owf)时,随固色剂用量的增加,织物各项色牢度提高,色差变化小。尤其在3%用量时,各颜色织物的水洗牢度、汗渍牢度均达到4级,湿摩擦牢度达到3级,耐水泡牢度达到4~5级(耐水泡脚水为无色),而且色变较小。继续增大固色剂的用量,织物的水洗牢度和湿摩擦牢度均有所下降,而且色差变化也有所增大,这可能是因为过量的固色剂聚集在纤维的表面,使色淀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有所降低。因此,确定固色剂TF-234B的最佳用量为3%(owf)。
2.1.2固色温度的影响
使用固色剂TF-234B3%(owf),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所选染色织物固色20min,以考察固色温度对固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2。
从表2看出,当温度在30~50℃时,随着固色温度的升高,各固色棉针织物的各项色牢度逐渐增强,色差也变小。当固色温度升到60℃时,各染色织物的色差变大,这可能是因为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棉纤维与固色剂的相互作用,使得固色剂在纤维表面的附着量增加,因此织物的各项色牢度增强。但是,当将织物置于水中进行固色试验时,温度升高织物染料发生水解的几率也相应增加,因此织物的色差变大。因此,固色温度取50℃。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