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时间对织物防臭的影响
图8为织物整理前后消臭率随时间的变化,从图中可看出,不管整理前后,织物的消臭率都随着时间的递增而变大。未整理织物的消臭率最高也未达到70%,而整理后织物的消臭率却有很明显的增长,在90min时,消臭率就达到了100%。因此,织物经壳聚糖与柠檬酸同浴整理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织物的防臭性能。
0.5%壳聚糖,10%柠檬酸:180℃焙烘90s
图8时间对织物防臭的影响
2.2.4羧基含量与消臭率的关系
图9表明,经柠檬酸整理后,纤维上羧基含量明显增大。从图中可看出,织物的消臭率随着羧基含量的增大而越大。当羧基相对较少时,纤维上羟基也可与氨基发生化学反应,消臭率增加,随着cA与纤维的交联程度增加,纤维上羟基逐渐减少,但这是羧基与氨基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经柠檬酸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较好的除氨臭作用。
图9羧基含量与消臭率的关系
2.3整理前后棉织物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将未整理棉织物、壳聚糖、柠檬酸单独整理以及壳聚糖与柠檬酸同浴整理后的织物用溴化钾压片,进行红外测试。其中,经壳聚糖整理后的织物在切成粉末前用大量清水冲洗,干燥后再使用,以消除壳聚糖物理吸附在织物表面所造成的影响。
图10中和a、b曲线相比,c、d曲线在1734 cm-1处出现了羧基的吸收峰,这说明柠檬酸与棉纤维发生了化学交联。对比a、b曲线发现壳聚糖在织物上的吸附率很低,整理前后差别不大。从c、d曲线可以看出在1600~1630 cm-1处,吸收峰发生了偏移,这可能是因为壳聚糖的存在所致[7]。
a.未整理:b.0.5%壳聚糖:c.6%柠檬酸:d.6%柠檬酸+0.5%壳聚糖
图10整理前后棉织物的红外光谱图
3 结论
(1)壳聚糖与柠檬酸同浴整理棉织物,可明显改善织物的抗皱性能,当柠檬酸浓度为10%,壳聚糖浓度为0.5%时,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以及白度指标都较好。
(2)温度越高,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越高,但存在织物手感变硬及白度较差以及强力下降等缺点,影响了织物的服用性。
(3)采用0.5%的壳聚糖单独整理,可将棉织物的消臭率由46.44%提高到71.69%。对比柠檬酸单独整理棉织物,加入o.5%壳聚糖后织物的消臭率有明显提高,在柠檬酸6%时,消臭率已达到了100%。
(4)以0.5%壳聚糖与10%的柠檬酸同浴整理棉织物可使其防皱防臭的性能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