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涤棉细纺织物条花的控制
生产涤棉细纺织物时,布面易出现条花,尤其是经纬密分别为l10根/10cm×76根/10cm,96根/10cm×72根/10cm和88根/10cm×64根/10cm(幅宽均为l19.4cm)的涤棉45/55细纺品种。若坯布质量好,则染色成品织条、织疵少,布面色泽均匀丰满,否则染色后雨状条花疵病严重。为改善这种现象,生产中应注意以下环节J:
(1)煮漂效果要好,应充分去除棉杂和浆料。若坯布含蜡,要加人除蜡剂,以防染色时因蜡质产生的不匀和条花。
(2)丝光后期要充分水洗,去除半成品中所含助剂、棉杂和死棉,以防染色时因半成品不净,造成导布辊粘附杂物而影响布面效果。
(3)染色时,采用红外线烘干效果较好,并适当降低风房温度,防止风量过大造成布面条花,以及染料泳移形成雨状条花。
(4)选用分散/活性一浴法工艺染色,布面效果好;若选用分散/还原染料染色,采用两浴法工艺生产的布面色泽均匀、丰满。若分散/活性染色织物布面雨状条花较严重,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可以改用分散/还原染色工艺以改善条花。
2.8助剂对色差条花的影响
染色生产中,添加匀染剂、防泳移剂和螯合分散剂等助剂,可以改善色差和布面效果。
生产涤棉中厚织物时,由于烘燥不匀染料泳移导致的色差较少;布面棉杂、棉结、死棉和织疵等疵点导致的色差可选用匀染剂加以改善。生产涤棉薄型织物时,由染料泳移导致的色差较多,大多选用防泳移剂来改善色差及条花。
助剂对不同颜色的影响也不同。生产灰色系列时,若选用防泳移剂,对死棉和白星的遮盖效果好,但布面易发花;使用匀染剂后,布面条花好,但白星多。生产湖蓝或艳蓝系列时,选用匀染剂,布面条花重;使用防泳移剂,则布面均匀丰满,但死棉、白星多,效果不佳。因此,生产湖蓝和艳蓝系列时,要加强前处理工艺,充分去除棉杂和死棉。
涤棉织物涂料染色时,一般添加防泳移剂。因为防泳移剂对颜色不仅具有增深增艳作用,还可以改善布面条花,提高色牢度,使染色均匀、丰满。加人防泳移剂时,与所用黏合剂的相容性要好,防止二者发生凝聚结块而产生色斑。另外,为提高色光稳定性,防泳移剂的用量要保持一致。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