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综合平衡方法
各因素的3个水平对白度、回复角、断裂强力保留率和增重率的影响见图1—5。
对图1~5结合表3进行分析。
(1)丝素水解时间A对各指标的影响:从折线图可以看出,水解时间越长,白度随之降低,急弹回复角与缓弹回复角随之先增大后减小,断裂强力也有少许减小,增重率先增大后减小。结合极差分析表,对白度来说,水解时间的极差最大,因此取水平1较好;对急弹、缓弹与增重率,水解时间影响适中,则取水平2;对断裂强力,取水平1或2均可。随着丝素水解时间的延长,被整理织物的急弹、缓弹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到30min时达到最大;但当超过30min后,折皱回复角变化不大,甚至略有减小。这是因为开始时水解时间不足,丝素水解不充分,丝素整理剂的分子量很大,只能吸附或覆盖于纤维表面。随着丝素水解时间的延长,丝素大分子链不断地发生断裂,生成了各种分子量较低的多肽分子,这些多肽分子量越小,分子越小,越容易进入纤维内部微小的空隙中,而丝素分子的大小也决定着跟柠檬酸复配时相互混合的均匀程度。丝素分子太大,就不能与柠檬酸混合均匀;而丝素分子太小,则柠檬酸与丝素分子之间因太充分的交联反应而使整理剂中能与织物发生交联的基团大大减少,因而整理失去了意义。综合5个指标的变化情况,水解时间以30min为最佳。
(2)丝素整理剂用量对各指标的影响:随丝素整理剂用量增加,白度略有提高,急弹与缓弹先增大后有所降低,断裂强力和增重率随之增加。结合表4看出,对断裂强力与增重率,丝素用量的极差最大,取水平3最好;对白度,丝素用量影响适中,取水平3最好;对急弹与缓弹来说,取水平2或3均可。织物的急、缓弹折皱回复角随着丝素整理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到30g/L时达到最大,4Og/L时有所降低。这是由于丝素整理剂用量过大时,大部分丝素分子只能附着在纤维表面,只有一部分分子进入蚕丝纤维内部的缝隙中。随着丝素溶液用量的增加,纤维间的黏附力及交织点的黏结作用增强,折皱回复性有所下降,手感变硬。对于白度、断裂强力、增重率3个性能来说,丝素用量取40 L最好,综合考虑5个指标,丝素整理剂用量取40g/L较好。
(3)氢氧化钠用量C对各指标的影响:随着氢氧化钠用量的增加,白度基本保持不变,急弹与缓弹先增后减,断裂强力随之减小,增重率先增后减。结合表3分析,对急弹、缓弹回复率,氢氧化钠用量的影响最大,取水平2最好;对断裂强力来说,氢氧化钠用量影响适中,可取水平1。氢氧化钠用量对白度、增重率的影响最小,取水平2。随着NaOH质量一体积分数的增加,被整理织物的急弹和缓弹先增大后减小。当NaOH为3g/L时,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最大,超过3g/L时折皱回复角开始减小。这是因为NaOH的质量一体积分数过大时,丝素水解加快,丝素分子量过小,浸轧时与蚕丝纤维的吸引力减小,能附着在纤维上的丝素分子减少,经过焙烘与纤维发生的交联也大大减少。而在NaOH质量一体积分数适宜的情况下,丝素分子被分解成的多肽分子的大小也适宜,这不仅有利于渗透到蚕丝内部的空隙中,均匀分布于织物内,焙烘后更有利于交联。综合各项因素,NaOH质量一体积分数以3g/L为宜。综合考虑,氢氧化钠用量取水平2,即3g/L为好。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