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棉织物的芦荟和复合酸整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30日

1.2.6织物断裂强度测定

按GB/T3923-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测试条件》进行测定。

1.2.7抗紫外线性能测试

采用美国Labsphere型织物紫外线测试仪测定波长250-450nm光线透过率和织物防紫外线系数UPF值,每个样品选择3个测试点,取平均值。透光率越低,织物的抗紫外线效果越好;UPF值越高,织物的抗紫外线功能越强。

2结果与讨论

2.1复合羧酸质量分数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表1中,随着复合羧酸用量增加,尤其在10%质量分数以内,处理试样的增重率、折皱回复角都有较大的增加,但强力有所降低。当复合羧酸用量较低时,酯化反应率较低,棉织物上有未酯化反应的羟基,可与芦荟发生反应。随着羧酸用量增加,棉纤维中生成的交联键限制了纤维素大分子链在外力作用下的相对滑移,引起应力集中,使断裂强力下降4。

2.2芦荟质量分数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芦荟质量分数增加,织物增重率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而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则几乎没有变化。这是因为芦荟通过复合羧酸的桥联作用与棉织物结合,所以增重率随着芦荟用量的增加有所变化。芦荟蒽醌类物质的作用主要是吸收一定的紫外线,对抗皱性能影响不显著。芦荟提取物为淡黄色粉末,处理后棉织物会泛黄,考虑到成本与白度,芦荟用量选择4%为宜。

2.3CA/TA摩尔分数比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由表3知,在CA整理液中加入TA可以提高织物折皱弹性,增加芦荟吸附量。当CA:TA=1:1时,整理效果最好。这主要是因为在吸热和次亚磷酸钠催化剂的条件下,酒石酸分子的2个仲羟基可能结合2个柠檬酸发生酯化反应,从而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比CA更有效地对棉进行交联,进而吸附芦荟蒽醌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柠檬酸上的羟基被封闭,消除了CA与纤维素分子中羟基酯化反应的障碍,增强了CA与棉纤维的交联。用不同摩尔分数比的CA/TA整理液,整理的棉织物强力变化不大剖。

2.4棉织物整理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