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1可见,方案3中TG-500S与FR一1按1:5复配,未加分散稳定剂放置2h体系较稳定,放置3h会出现些许絮凝物;其它复配方案均在2h出现些许絮凝,3h后出现明显絮凝。加有2%分散稳定剂的复配体系的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其中方案3稳定性最好,放置12h体系仍然保持稳定,而其余方案放置3h均有些许絮凝。由此,选择TG-500S与FR-1进行复配,加2%分散稳定剂,进行应用工艺试验。
2.2整理剂应用工艺的优化
市场上的防污整理剂和阻燃整理剂均有各自的推荐工艺,两者复配后,势必会影响它们原有的应用效果。根据前期试验,取架桥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复配比例(防污剂/阻燃剂)作为影响因素,每因素取3个水平设计正交试验(见表4),对已染色的车用涤纶针织面料进行整理,其余条件按常规工艺,试验结果见表5。
为便于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将防污性能(防水、防油)、阻燃性能(损毁炭长、续燃时间、阴燃时间)各指标均折算成8级标准,即1级最差,8级最好,再根据防污、阻燃各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分值分配,从而计算防污阻燃性能综合指标值,具体见表6。
由表5可知,影响织物防污、阻燃性能的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为:焙烘时间>焙烘温度>架桥剂用量>防污和阻燃剂比例。根据正交试验结果,推测优化的整理条件为ABC,D,即架桥剂用量2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4min、防污剂与阻燃剂配比为1:5。经验证,在该优化条件下,防水等级为8级,防油等级为8级,损毁炭长2.5cm,续燃时间1.0S,阴燃时间0s,指标值为7.9。
2.3整理织物的其它应用性能
2.3.1耐洗性能
按1.4.4节方法对采用上述优化方案进行整理的织物进行耐洗性能测试,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织物经3O次水洗,防水等级基本不变,防油等级有所下降,但仍能达到6级,阻燃性能有所下降,但仍能满足B1级要求。说明该防污阻燃整理剂具有较高的耐洗性能。
2.3.2色变
按1.4.5节方法对采用优化整理前后的织物色变进行测试,结果见表8。
织物经整理后,对比原样,饱和度有所下降,颜色有所加深,色光也有所变化,但总色差能满足加工要求。
3结论
防污剂TG-500S与阻燃剂FR.1具有较高的复配稳定性,加分散稳定剂后复配液放置12h能保持稳定。该复配整理剂在架桥剂质量浓度2g/L,180℃焙烘4min,防污剂与阻燃剂配比为1:5的条件下,整理后的织物防水防油等均达8级,阻燃性能达Bl级,织物经洗涤3O次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整理前后织物的色差变化不大,总色差能够满足加工要求。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