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剂为含氟拒水整理剂AG一710A、阴离子水性聚氨酯及配套交联剂、增稠剂。
仪器为JMU一504A型台式轧机、YP601N型电子天平、HY631—18500型轧光机、MU572—型涂层小机、YG747型通风式快速八篮烘箱。
3.2涂层配方
涂层配方为水性PU乳液100份、交联剂3~4份、稠剂适量。
3.3工艺流程
涂层整理前通常要进行前防水处理,一方面是提涂层剂成膜的连续性,防止涂层胶很快地背渗到织背面,保证涂膜匀、薄;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织物表面拒水性,为织物的耐静水压指标提供必要的保证。
实际生产中,织物涂层产品一般都是进行多次涂。底涂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涂层与基布的附着力,让层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薄膜,以提高耐水压。涂的作用是赋予涂膜良好的机械强度、耐磨性、耐擦性及其他表观性能。第一层涂层通常进行低温加,不焙烘或不完全焙烘,这样下一层涂层可以与之很地黏合在一起。只有当表层涂好后,才进行完全的联,使所有的涂层交联在一起]。工艺流程如下:
前拒水处理(35g/LAG一710A,一浸~轧,轧液70%)一烘干(110~(2×90S)一焙烘(160℃×1min)底涂一烘干(90℃X2min)一中涂一烘干(100℃×3in)面涂烘干
4.结果测试及讨论
4.1测试指标
评价纺织品防水透湿性能的指标主要有透湿量和耐静水压值。
(1)透湿量:织物两面分别存在恒定的水蒸气压条件下,规定时问内通过单位面积织物的水蒸气质量,以该条件下的g/(m2·d)表示。采用YG601—1型电脑式织物透湿仪依照标准GB/T12704-1991透湿杯法中的吸湿法测定。
(2)耐静水压:以织物承受的静水压来表示水透过织物时所遇到的阻力。采用YG825E型数字式渗水性测试仪依照标准GB/T4744—1997测定。
将待测试的试样放在20℃、相对湿度65%的恒温恒湿实验室中进行24h平衡后再进行测试。
4.2结果与结论
本实验在涂层量为20g/m2时,测定织物的耐静水压值和透湿量分别为4.6kPa、3841g/(in2·d)。实验结果表明芳砜纶织物可以经过涂层整理获得防水透湿功能。
(1)涂层量。通常涂层量越大,耐静水压值越大,透湿量越小。表1是在交联剂的用量为4份、焙烘条件为14O×6min、其他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耐静水压值和透湿量的比较。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