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表面活性剂的生态安茔性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0日

对于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只有欧共体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指令性规则,其他地区和国家包括美国在内还做得远远不够,但是欧共体立法已逾二三十年,但直至近几年才对化学品的环境问题引起普遍关注.

4.2.1初级生物降解性

生物降解是指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为结构比较简单组分的过程,自然界中的生物降解主要是由环境中的细菌来完成.细菌能够以有机物为养料进行新陈代谢,通过一系列生物酶催化将其氧化为较为简单的化合物,最终转化为CO2和H2O以及碳氢元素的氧化物.如果某一种有机化合物能发生生物降解作用,最终会转化为CO2、H2O和无机氧化物,并从环境中消失.如果另一种有机化合物不发生生物降解,微生物对其不发生降解作用,将在环境中长久留存下来.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不是两种极端状况,而是处于两种极端状况之间.对于生物降解较差的有机化合物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也能全部生物降解,要看它的生物降解速度.因此,对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进行研究是观察表面活性剂在自然环境中生命周期的重要度量.

生物降解过程是有机化合物经逐步分解形成最终产物CO2和H2O的过程.欧共体的第一个关于洗涤剂的生物降解指令73/404/EEC指出,洗涤剂必需达到90%生物降解率,虽然当时并未明确90%生物降解率的测定方法.欧共体后来指出环保型表面活性剂必须具有80%的最初生物降解率(一般是指5~l0d)和90%的平均生物降解率.后来欧共体补充规定了各种类型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的测定方法,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适用73/405/EEC和82/243/EE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适用82/242/EEC;尚未有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率的指令性测定方法.

欧共体指令性测定方法的一般原则:将表面活性剂的稀溶液与采自下水道的废水中所培养的细菌混合在一起,放置一段时间后分析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并与起始浓度相比较,即可得出生物降解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亚甲基蓝滴定法分析,非离子表面活I生剂以Wiekbold比色法分析随用于EO数在6~30.它们的生物降解性有不同的规律.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与分子结构有关,一般是直链比支链好,羧酸盐比硫酸盐或磺酸盐好,磷酸盐的生物降解性也好.硫酸盐和磺酸盐需要硫细菌参与才能完全分解,降解时间较长.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AEs)和一烯烃磺酸盐(AOS)生物降解性好,可作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优良的绿色印染助剂原料.仲烷基磺酸盐(sAs)的生物降解性甚佳,20℃时2d后的生物降解率就达到99.7%,无有毒代谢物,而AOS需5d后达到98%.C烷基磺酸钠(AS)的最初生物降解率也可达到89%,也是一类很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带支链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最差,例如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的最初生物降解率仅18%,因此用它制成的洗涤剂不易生物降解.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发布规定自2008年9月1日起在卫生清洁剂中不能含有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而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的最初生物降解率可达到9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的难易程度大致上存在下列规律:线性脂肪皂类>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线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AES)>线型烷基或烯基磺酸盐(AS、SAS、AOS)>线型直链苯磺酸盐(LAs)>支链高级烷烃硫酸酯>支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支链烷基苯磺酸盐.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与生物降解性的一般规律了解得不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析方法相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还存在很大困难.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生物降解性最好,直链烷基和仅一甲基支链的烷基聚氧乙烯醚的生物降解性差不多,支链增多,生物降解性下降.吐温的生物降解性较好.烷基酚聚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