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短蒸洗:冷轧堆后织物经烧碱和过氧化氢处理,进一步达到褪浆和漂白的作用,但织物上还残存着各种杂质和未反应完全的反应液,必须进行彻底蒸洗。为进一步提高布面自度,手感,毛效等指标。在反应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高效煮练剂KW等助剂,这样在短蒸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对织物进行煮炼和氧漂的处理。
短蒸工作液处方(g/L)
双氧水 6
高效煮炼剂KW 4
氧漂稳定剂OH 4
温度/℃ 100
时间/min 3
1.4丝光
竹/涤/棉混纺织布的丝光主要是针对棉纤维而言,故其基本上与棉相似。但由于竹纤维耐碱性较差,碱浓爱不宜过高,试验采用不同浓度对织物处理,通过对比处理后织物毛效,强力等指标优选最佳工艺.
表2实验发现当丝光时碱浓度超过17og/L以上时织物强力下降较大,而碱浓度在100—110g/L~130—140L范围时强力基本相差不大,考虑到丝光浓度对提高棉上染率的作用,我们选择了130—140g/L的碱浓度丝光.
1.5中性酵素酶处理工艺
中性酵素酶是一种较温和的酵素酶。用它对竹/涤/棉混纺织布进行处理,可使织物柔软度提高,并提高织物的悬垂性,同时还可提高织物的仿丝绸效果。且对织物损伤较小。
试验工艺条件
中性酵素酶%3
温度℃60
处理时间/rmn3O
pH5—5.5
1.6定型
为保证竹/涤/棉混纺布的缩水率及控制门幅,消除其在前处理过程中造成的皱印,需要进行热定型.定型条件温度180~C,时间40S
1.7染色
竹/涤/棉混纺织布染色可用分散染料对涤纤维进行染色,士林、活性染料对竹纤维、棉纤维染色,选用分散士一士林一浴法、分散一潘眭两浴法对织物进行染色试验。
1.7.1分散一土林一浴法工艺流程(g/L)
轧染液(室温)一红外线预烘一预烘箱预烘(90-95℃)一培烘机培烘(180℃*2min,v=40m/min)-4;L还原液(烧碱30g/L,保险粉30g/L)一汽蒸(102℃,45—60s)一水洗一氧化液氧化(双氧水3g/L)一皂冼一烘干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