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粗纱 >

成纱条干不匀的原因分析与改善措施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4日

车号:211;品种:18 tex;粗纱车号:17#。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用17#车的粗纱,其成纱质量明显优于3#车的粗纱;3#车粗纱的差异给细纱条干CVb值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尽最大可能提高粗纱质量,减小粗纱台间、锭间差异,建立严格的粗纱质量把关制度,严防疵品流人下工序。

1.2  粗纱容量影响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受粗纱机型或纺纱品种的限制,在纺同一品种时可能会使用不同机型、长短不一致的粗纱管或大小粗纱交叉混用。由于长短粗纱管所纺粗纱及大小粗纱管的退绕半径不同,使其退绕张力不一致,从而造成细纱牵伸过程中握持力、牵仲力的不一致,导致影响成纱条干质量;试验数据见表3,

试验品种:J11.7,细纱机型:FA506,同锭对比。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同——品种我们要尽可能地统一使用相同的粗纱管,以消除粗纱条干差异。

1.3  粗纱定量的影响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