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布用纱的成本在色织总成本中占到60%,纱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经断头、织布效率和最终成品的质量。本文从原纱的条干、棉结、纱疵、异纤和毛羽等方面提出了色织用纱的质量要求及控制标准,能给色织企业的生产用纱起到一点指导作用,使其在生产色织面料时,使用合适的纱线,既能满足面料客户的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 色织布的评等标准(表1 —表3)
鲁泰公司根据客户的要求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将色织面料品质评等分为一等、二等、三等。规定一等品标准为单卷扣分不超18 分/100 码,整批布平均扣分不超过15 分/100码。单卷扣分达到18 ~40 分/100 码的降为二等。单卷扣分超过40 分/100 码的降为三等。我公司现在50% 面料的评分达到10 分/100 码。
2 色织布对纱线各主要指标的要求
2.1 纱疵
从以上标准来看,国标中1 分疵点的长度是0.3 ~8cm,而国际标准中1 分疵点的长度小于7.62 cm,也就是3"。国标一等品的评分30 分/100 m,远远低于国际标准。况且,即使面料评分在客户要求的范围内,客户也不能容忍布面上比较显眼的粗节。所以,在色织布用纱时,控制纱疵不只是控制标准纱疵,将小纱疵和中纱疵也作为主要指标来控制。纱疵分级图见图1。
所谓小纱疵是指A1+B1+A2+B2之和,中纱疵是A3+B3+C1+C2+D1之和。
根据衬衫面料和客户的需求制定色织布不同纱支对纱疵的要求,鲁泰公司对色织面料中青年布的用纱纱疵要求见表4。
作为纺纱厂来说,无论采用何种棉纱质量标准及如何对照最有权威的乌斯特统计公报,都无法完全达到和满足不同织物色织面料对棉纱质量的需求。棉纱生产厂家必须搞清棉纱纱疵的类型和织物组织结构对纱疵大小、纱疵长短的控制范围,根据织物组织结构对棉纱纱疵的敏感性和纱疵在布面的显现性和隐蔽性来确定织物面料类型对纱疵的分类,同时结合10 万m纱疵分级图的纱疵分等分级,将面料的纱疵控制数量在10 万m纱疵分级图上体现出来。各纺纱工厂只有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质量标准,并及时与下游客户沟通,最终使其生产的棉纱满足客户的需要。
2.2 棉结
鲁泰公司将面料分成经纬一色的青年布、米通条、条子布和格子布4 个档次来使用原纱,根据其要求不同制定不同的棉结内控标准(表5)。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