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碱剂
结合图3可以看出,三支染料对碱的稳定性较好。一氯均三嗪结构的P型活性染料反应性较低,对碱用量较高,与纤维生成的共价键稳定性好。综合考虑三支染料小苏打用量l5~25g/kg。
碱剂用量较低纤维与染料未充分键合,织物的得色较浅;碱剂用量较高时印花色浆稳定性下降、染料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加大,从而使织物的强度降低。
活性染料在棉布上直接印花与棉纤维的OH-发生化学结合需要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在碱性介质中其OH-发生解离形成OH-,这种状态下可与染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纤维一染料共价键。碱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染料的活性大小,印花所需的储存稳定性,纤维种类等。在实际生产中小苏打是最常用的碱剂。作用机理为:织物经活性染料印花后烘干,在蒸化过程中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Na2CO3由于介质的pH由原来的8.4增高至10.5~11,此时染料与纤维的结合量最大。加碱虽能使固色过程加快但碱剂的加入会使色浆稳定性变差、染料发生水解从而使印花织物得色变浅、白地沾污,因此,碱不宜多加。
2.5.3色浆稳定性
从图4数据可以看出三支染料色糊稳定性较好,强度几乎不随色糊放置时间增加而变化,因此色糊可以放置约一周。
印花原糊的主要作用是将染料及化学助剂等传递到织物上去,印花后染料固着,原糊即被洗去。它本身在印花过程中不发生反应,主要起传递介质作用。影响印花效果最主要因素就是糊料,因此,选用的糊料必须不与染料产生化学反应,海藻酸所带的羧酸基遇碱可生成羧酸钠,溶解于水,电离成羧基阴离子和钠正离子,因此海藻酸钠糊是阴荷性的,它与阴荷性的活性染料有很好的相容性,海藻酸钠是活性染料最理想的糊料。
2.5.4汽蒸时间
结合图5可以看出三支染料随着汽蒸时间的延长强度先上升,后下降。综合考虑三支染料较佳汽蒸时间为8~l0分钟。汽蒸时间过短染料与纤维未充分键合,印花织物得色较浅,汽蒸时间过长染料水解程度加大,从而使印花织物得色变浅,白地沾污。
2.5.5汽蒸温度
结合图6可以看出三支染料随汽蒸温度升高强度先上升后下降。综合考虑三支染料最佳汽蒸温度约为102℃。
汽蒸温度低染料与纤维反应不充分,随着温度升高染料固着力变强,织物强度增加,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染料水解速度大于固着速度,织物强度反而下降,同时当汽蒸温度较高时,蒸箱内湿度下降,织物色光较萎暗。
3 结论
(1)三支MarcoeionP活性染料在棉上应用最佳工艺为尿素5%,小苏打15%~25%,汽蒸时间8~10分钟,汽蒸温度102℃。
(2)三支染料溶解度≥150g/L,不溶物含量<0.2%可推荐用于自动配浆系统。
(3)三支MarcoconP染料的各项色牢度均达到了较高的牢度等级。
(4)尿素用量,碱剂用量,汽蒸条件等是影响印花强度的关键因素。
(5)三支MarcocionP染料色浆稳定性较好,放置一周强度几乎无变化。
(6)三支MarcocionP染料对色浆中各助剂依存性相近,可组合使用。
(7)三支MarcocionP染料的性能符合纯棉织物高档印花的要求。